烏賊骨製造海綿吸收海洋塑料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在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以及棲息於最深海溝的生物體內都有發現了它們的痕跡,它們也存在於瓶裝水、人類胎盤和母乳中。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會扼殺野生動物、破壞生態系統並威脅人類健康,而且它們極難清除。
但中國科學家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來自用魷魚骨和棉花製成可生物可分解的海綿。武漢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魷魚骨中的幾丁質和棉花中的纖維素(兩種以消除廢水污染而聞名的有機化合物)製造出一種可分解的海綿。
根據上個月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他們隨後在從灌溉水、池塘水、湖水和海水中採集的四種不同的水樣本中測試了這種海綿,發現它去除了高達99.9% 的微塑膠。作者寫道:「地球正面臨微塑膠的巨大威脅,水生生態系統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即使採取了減少塑膠製品、廢物管理和環境回收等多種政策,微塑膠污染仍然是不可逆轉且不斷加劇的。
但隨著未來幾年塑膠產量和污染預計會增加,問題只會變得更加嚴重。另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我們立即採取全球協調一致的努力來減少塑膠消費,到 2040 年,仍將有約 7.1 億公噸塑膠污染環境。這使得尋找解決方案來消除海洋塑膠污染變得更加緊迫。」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研究稱,武漢研究人員發明的海綿能夠透過物理攔截和電磁吸引來吸收微塑膠。因為先前研究的吸收塑膠的方法往往成本高且難以實現,限制了它們的可擴展性。去年,中國青島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由澱粉和明膠製成的合成海綿,旨在去除水中的微塑料,但其功效因水質而異。
但本研究指出,棉花和魷魚骨成本低且隨處可見,這意味著武漢製造的海綿「在從複雜水體中提取微塑膠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然而,這項研究的作者並沒有說明海綿是否可以去除沉入沉積物的微塑料,而這些微塑料卻佔了我們水域微塑料的絕大部分。另一個「關鍵問題」則是海綿的妥善處理。
有研究者表示,雖然這種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的,但它吸收的微塑料需要妥善處理。如果不仔細管理,這一過程可能會將微塑料從一個生態系統轉移到另一個生態系統。因此,減少塑膠使用,永遠是人類的第一要務。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