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創3D列印「訂書針」 有助內耳治療、逆轉聽力損傷
由美國耳鼻喉科醫生Anil Lalwani和歌倫比亞大學工程師Jeffery Kysar領銜的專業團隊,經歷了十多年的努力,針對聽力損傷與內耳精準治療,開發了世界首創的3D列印「微型訂書針」,為耳蝸內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提供治療。
由美國耳鼻喉科醫生Anil Lalwani和歌倫比亞大學工程師Jeffery Kysar領銜的專業團隊,經歷了十多年的努力,針對聽力損傷與內耳精準治療,開發了世界首創的3D列印「微型訂書針」,為耳蝸內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螺旋形、充滿液體的區域)提供治療。
[caption id="attachment_157417"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國外研究團隊開發了世界首創的3D列印「微型訂書針」,為耳蝸內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提供治療。(圖/取自哥倫比亞大學)[/caption]
內耳微型「訂書針」
儘管基因療法已被證明有望透過再生受損的細胞來恢復聽力;然而,由於耳蝸複雜的解剖結構,準確、安全地執行這些療法已被證實相當具有挑戰性。基因療法所使用的毛細胞位於耳蝸,在使用傳統手術器械時,具有造成聽力近一步損失或是感染等風險,或是造成暈眩、平衡或耳鳴等併發症。
更多新聞: 蜥蜴、斑馬魚可利用睡眠基因恢復聽力 成逆轉失聰潛在療法
因此,內耳微針旨在不損壞耳蝸脆弱外膜的情況下,進行精準治療。微針能從耳蝸中抽取液體進行分析,幫助診斷內耳疾病,並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雙光子微影不會傷害耳膜
耳蝸外膜就像是一個拉緊的帆布,如果針孔孔徑太大便會將其撕裂,因此微針孔徑最多只能與人類頭髮寬度相當(約20至200微米)。對此,研究團隊採用了能夠生產超高解析度結構的3D列印技術──雙光子微影。這項技術幫助他們製造出比現有手術更加鋒利的針,強度也足以承受實際使用。經多次動物測試,微針在耳蝸膜上的孔,大約在兩天內便會自動癒合,沒有觀察到任何負面影響或聽力損失。
「毫不誇張地說,內耳微針將成為內耳精準治療的關鍵。」Lalwani肯定道。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世界首創3D列印「訂書針」 有助內耳治療、逆轉聽力損傷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佩璇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