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用藥疑超標 監察院要求環境部及高市府檢討改進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監察委員紀惠容針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執行登革熱防治作業,疑似超標使用成蟲化學噴藥」一案進行調查。經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114年2月19日審議通過,已函請環境部及高雄市政府檢討登革熱成蟲化學防治的特殊環境用藥規範及使用疑義,並改進現行做法。
登革熱是一種由病毒引起,透過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為有效防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提供三種成蟲化學防治噴灑方式:「超低容量噴灑法」、「熱霧式噴灑法」及「煙霧罐殺蟲劑」,供地方政府參考執行。
調查發現,多數地方政府採用「熱煙霧機」進行防治作業,但環境部核准的特殊環境用藥標示主要針對「動力式噴霧機」,僅有7.19%的藥品標示允許使用「熱煙霧機」。因此,環境部應處理用藥規範與實際使用不符的問題,並制定明確規範以供地方政府遵循。
紀惠容指出,高雄市政府以登革熱緊急防治為由,調整環境用藥的稀釋倍數,並以換算「單位面積有效藥劑量」作為衡量安全性的依據,但未充分考量操作情境及使用機具的差異。部分藥劑用量經計算仍有超標疑慮。高雄市政府應依行政院相關登革熱防治會議的結論,遵循環境用藥標示建議的稀釋倍數範圍內使用藥劑。
行政院於112年「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間謹慎使用環境用藥,並在建議範圍內調整稀釋濃度。113年11月,會議決議請環境部鼓勵製造業者配合地方政府需求,提出用藥查驗登記或變更。紀惠容要求環境部及高雄市政府確實遵循防治會議結論,避免用藥爭議。
市議員鍾易仲2023年9月就曾指出衛生局為控制登革熱疫情,要求廠商將除蟲菊酯類藥劑量提高30倍,恐危害市民健康。他強調,進入家戶噴藥時,濃度超標的藥劑若有殘留,將嚴重影響健康。鍾要求衛生局說明加大藥劑量的原因,並解釋將稀釋比例從1:500改為1:16的決策過程。他呼籲立即檢討用藥指引,不應為求效率而犧牲市民健康。據接獲爆料,高雄使用的必飛滅殺蟲劑(賽滅寧)應稀釋250至500倍才安全,否則可能導致頭痛、嘔吐等中毒症狀。然而,8月14日小港區會議顯示,衛生局竟要求將稀釋濃度調為1:16,超標30倍之多,引發民眾對誤觸或誤食後遺症的擔憂。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登革熱為法定第二類傳染病,必須落實有效防疫措施以降低死亡風險,並已向中央請求協助制定規範。過去20年來,防治登革熱多採用熱煙霧空間噴藥殺滅成蚊。市府經專家會議嚴謹評估防治技術及設備,認為熱煙霧噴藥技術與動力式噴霧機有所不同。衛生局已依監察院指示向行政院提報,請求制定緊急防疫技術規範供地方政府依循。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地方政府須採取有效防疫措施,包括緊急噴藥以阻斷病毒傳播,並在疫情發生時採取必要行動以降低重症風險。
圖/高市衛生局資料照片
- 記者:焦點時報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