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等專業獎章」管碧玲頒發表彰邵廣昭貢獻

(記者李靜音/綜合報導) 海洋委員會今(12)日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頒發「海洋一等專業獎章」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邵廣昭博士,現場感動溫馨,蕭副總統特致賀電表彰邵廣昭博士長年於魚類分類、生態研究及公共知識推廣領域的卓越成就;管碧玲主委推崇肯定「這枚獎章,不只是國家對一位學者的肯定,它更是我們這個世代要表彰的精神,向一位願意選擇最困難的題目、最冷門的領域、最少掌聲的道路,卻能走出世界級影響力的一種致敬。」

「海洋一等專業獎章」管碧玲頒發表彰邵廣昭貢獻

管碧玲頒發「海洋一等專業獎章」表彰邵廣昭貢獻 。(圖/國海院提供)

邵廣昭博士從1970年代起,致力於台灣魚類分類與生態調查,不僅命名超過60種世界新種、發表逾800筆台灣新紀錄魚類,更建立《台灣魚類資料庫》,奠定台灣在國際海洋學術上的關鍵地位。蕭副總統賀電指出,『向邵講座教授廣昭長期致力於魚類學術研究之卓越貢獻表達由衷敬意。至盼藉由此項活動,推廣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基礎研究風氣,件旅生態保育理念,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竭智惠眾,殊值嘉許』。

管碧玲指出,「如果沒有像邵博士這樣的人,默默耕耘數十年,奠定海洋研究的知識體系,我們將無從立言、無從決策,更無從治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邵博士在學術生涯後期,選擇投入極具挑戰性的魚卵與仔稚魚研究。他以結合形態學與DNA條碼的方式,蒐集並建檔珍貴樣本,最終於去年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共同出版-全球首部經過基因驗證的圖鑑《魚大十八變》。管碧玲主委讚譽此成果為「彌補過去海洋研究中最缺乏、也最重要的一塊拼圖,是台灣對全球海洋學術界的劃時代貢獻。」
在政策應用上,邵博士的研究成果已廣泛運用於離岸風電開發、環境影響評估、海洋保護區劃設及外來種管理等關鍵議題。管碧玲表示,「他用科學,為我們建構一張可以操作的政策地圖,也為國家的決策,提供可信的知識支撐。」

除了專業成就,管碧玲亦特別提到邵博士對海洋生命的情感與敬畏。「他從不將研究當作冷冰冰的工作,而是一場又一場與海洋生命的對話。那些在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的微小卵體,背後其實關係到一整個生態系統的命運。」管碧玲細數邵廣昭博士的成就及其令人動容的研究哲學,讓邵廣昭老師也觸動拭淚。

頒獎儀式並邀請邵博士的夫人及家眷們共同見證,在全場感動的鼓掌聲中,管碧玲向所有參與觀禮的來賓們動情表示,「邵廣昭博士所傳承的,不僅是一份資料、一個圖鑑,而是一個國家能夠永續發展的智慧根基。您讓我們相信,真正的創新,是面對難題;真正的領導,是補上知識空白的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