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桐花看展覽‧品客庄 雙展開展走入客庄生活之美

(記者鍾盛增/苗栗報導)春風送暖,油桐花綻放如雪,象徵著客庄文化的蓬勃與傳承。客委會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14日辦理「山鳴谷應─公路上的客家凝視」暨「餞影─典藏攝影藝術」雙特展盛大開展,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與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及來自各界貴賓共同開展,邀請大家來看展、賞桐花,感受公路上與典藏影像中的客庄之美。



賞桐花看展覽‧品客庄 雙展開展走入客庄生活之美

開展現場貴賓雲集,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客委會委員葉仁基、林金樺、鄭香浩、彭瑞德、徐永銓、吳亭亭、黃肇成、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傅立祥、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主任黃國釗、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科長張美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副工程司陳鍵鑫、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科長湯惠琴、國立聯合大學智慧客家計畫主持人張陳基、國立聯合大學文觀系主任俞龍通、典藏攝影藝術展策展人陳昌仁、攝影家陳雲錦、黎漢龍、涂秀蘭及苑裡李綜合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公路文物借展人陳信誠等齊聚一堂,共同啟動象徵公路與客家之美的公車意象,見證這場結合客庄美景與文化底蘊的春日盛事。



賞桐花看展覽‧品客庄 雙展開展走入客庄生活之美

客委會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2個特展表現出來的都是對客家文化與在地連結,擁有深厚的感情,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山鳴谷應─公路上的客家凝視」特展,由入口模擬行駛中的金馬號與其珍貴影像呼應作為的開端,帶大家走入公路的興建歷史,也串連起客家族群自西部、南部往東部的遷移歷程,一探公路上的客庄以及客家族群移墾積極奮鬥的歷史軌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呈現客發中心數位典藏及交通部公路局相關珍貴的歷史影像、文獻與文物,見證公路與客庄的生活脈絡。另外也向長期投入公路文物收藏與研究的陳信誠先生、陳朝強先生借展珍貴藏品,包括金龍號與金馬號的浮雕、早期竹苗地區的舊車票,以及桃園中壢、六堆地區客運所使用的車頭頂捲軸等物件,這些記憶中的交通工具,搭配文史工作者葉柏強、黃家榮、公路人曾介宗以及擔任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志工的金馬號小姐曾蘭英等舊時影像資料,喚起許多民眾對於客庄交通不同年代的集體記憶。,喚起許多民眾對於客庄交通不同年代的集體記憶。


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表示,公路局與客發中心,從112年開始展開了很密切的合作,也藉由公路與客家文化的特展,開始去找尋客家人在公路局服務打拚的故事;像是臺東關山工務段退休的前段長劉翼東先生與女兒劉玫伶女士,以及邱坤寶副段長,他們都是從西部客庄遷移到東部落地深根,為了公路的興建付出很多的心血與努力,這些故事也藉由展覽被看見。


「餞影-典藏攝影藝術展」則首度以客發中心數位典藏影像作為主要策展素材,由「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策展人陳昌仁擔綱策劃,運用當代表現手法,展現老照片經歲月沉澱的厚實韻味。「餞影」集結16位攝影家、精選百件作品,以鏡頭中客庄生活多樣風貌和深厚人情,展現客庄風情之美,其中攝影家陳雲錦、黎漢龍、涂秀蘭,也來到自己的作品前和大家共同分享按下快門時背後的想法。展區也與國立聯合大學智慧客家計畫主持人張陳基師生團隊合作,將影像結合AI說客語數位科技,打造互動式的影像系統,讓觀展民眾可透過客語即時與AI對話,以科技互動趣味性來推展客家文化;更運用影像合成技術,邀請觀展民眾與攝影家所拍攝的經典客庄歷史場景共同入鏡,以科技為文化與觀展記憶媒介,增進觀眾對客庄生活文化的印象。


客委會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為迎接熱鬧的桐花祭,4月除了精彩的雙特展開展外,還有即將要在4月19日舉辦的桐花路跑與親子成長禮、4月26、27日將舉辦「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專題講座與桐花季語-漆盤蒔繪手作體驗,以及戲說客語桌遊體驗與遶山花野餐派對,還有4月30日的「采茶歌隨八音來-鄭榮興的客家音樂戲曲傳承志業」新書發表會、5月12日館慶辦理「勤美集團香格里拉樂園捐贈文物感謝儀式」及5月18日舉辦小小客語薪傳師體驗活動及恁慶館友挑戰賽等,精彩的活動內容,歡迎大家在桐花祭期間與親朋好友共下來『賞桐花‧看展覽‧品客庄』。(圖/客發中心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