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在台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可吃到「梅干扣肉飯」(左)、「大腸包小腸」(右),還能外帶「酥炸無骨香雞排」。(圖/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提供)

[周刊王CTWANT] 許多人都喜歡在出國旅遊起飛前到貴賓室報到,稍作休息順便填飽肚子。而環亞機場服務管理集團(Plaza Premium Group)正式宣布旗下全新的台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7)日正式開幕,成為集團在台第5個營運據點。環亞集團為全球一站式機場服務先驅,業務遍及全球150個國家、超過600座國內外機場,在松山機場設立新據點也凸顯該集團深耕台灣的經營策略。而全新貴賓室標榜提供一系列新鮮現做的在地小吃,包括沙茶牛肉麵、大腸包小腸、梅干扣肉飯,甚至無骨香雞排都能吃到,宛如隱藏版松機美食街。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台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位於第一航廈出境樓層3樓。(圖/魏妤靜攝)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沙茶牛肉麵」(左上起順時針)、甜點「果凍花」、現拉啤酒、「鹹豆漿」。(圖/魏妤靜攝)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現場可向服務人員現點米粉湯、牛肉麵、豆花或竹筒飯等小吃。(圖/魏妤靜攝)

貴賓室現做美食包括潮汕融合菜「沙茶牛肉麵」,以及融合香醇醬汁、搭配回甘梅乾菜的「梅干扣肉飯」,還有以糯米腸包裹炭烤豬肉香腸的傳統小吃「大腸包小腸」,甚至綿密的「手工花生豆花」、部落美食「竹筒飯」、古早味「鹹豆漿」等都能吃得到;素食者亦有「日式豆皮烏龍麵」等選擇。目前台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每日營業時間為早上5時30分至晚上8時30分,旅客完成登機手續並出境後,付費或憑指定信用卡便能使用。

有趣的是,考量客層需求,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還首創「環Lounge To Go」外帶服務,行程忙碌的旅客可以外帶現做的「酥炸無骨香雞排」,以及由日本Hiroia智慧手沖咖啡機沖煮的精品級咖咖啡。因此像指定卡友若不方便久待進入,還可直接從雞排或香草可麗露搭配限定版保溫杯,或是蔬菜溫沙拉搭配限定提袋等4款附飲品的套餐中擇一外帶。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環Lounge To Go」外帶窗口推出以日本Hiroia智慧手沖咖啡機沖煮的咖啡。(圖/魏妤靜攝)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貴賓室設有寬敞舒適的沙發區與一般座位區。(圖/魏妤靜攝)

除了可以吃到多種台灣美食、提供免費Wi-Fi及指定信用卡友的專屬VIP區,台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也希望成為在地品牌與人才的展示平台。像是旅客可在貴賓室欣賞台灣知名藝術家吳逸萱的精選作品。吳逸萱特別為此次合作創作了融入台灣地標元素的網美藝術牆,讓旅客在欣賞藝術同時也能拍照打卡。空間內亦展出另一位在地藝術家呂逸凡的《花語・綻放》主題系列創作,該系列以花卉色彩與型態為靈感,表現生命的熱情綻放與情感流動。並由Samsung贊助合作,採用其「The Frame」電子畫框將藝術與科技結合,呈現這些作品的精緻細節。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藝術家吳逸萱創作的打卡牆融合多個台灣地標。(圖/魏妤靜攝)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環亞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宋海西(左)、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北國際航空站主任鄭堅中。(圖/魏妤靜攝)

環亞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宋海西表示,台灣是亞洲航空的重要樞紐,集團自2016年便在台開設首間機場貴賓室,現在全新貴賓室的啟用亦展現環亞集團持續優化旅客服務體驗的策略方向;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北國際航空站主任鄭堅中亦表示,隨著疫後國際旅客量回升,松山機場規劃引進商務費賓室,提供商務旅客客製化與多元選擇,隨著環亞貴賓室的正式開幕,也是松山機場成為「首都商務機場」上一塊重要的拼圖。

其實環亞集團今年也運用先進的人工智慧(AI)技術推出《Art of Travel》,透過與經典藝術的結合,傳達品牌核心的發5個服務指標項目,包括機場貴賓室、機場內接駁服務、機場酒店遨途(Aerotel)以及高級禮車接送服務等,這些服務也將有機會在台推出。


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今開幕 無骨雞排、大腸包小腸都吃得到
YEN TING CHO 品牌目前積極參與大型公共藝術項目,圖為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渲染圖《山樂天光》。(圖/ YEN TING CHO 提供)

另外旅居國外多年的藝術家卓彥廷於2016年在倫敦成立YEN TING CHO 工作室,並於2023年在台北設立分支,以獨特藝術風格結合設計與科技,作品涵蓋家居飾品、時尚配件及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包括近期正在為即將完工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創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預計將成為旅客進入台灣的視覺焦點,為城市與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此之前,工作室也積極拓展多元業務,例如與台南市文賢國小合作,打造結合數位共創與空間設計的公共藝術《舞動文賢好山水》,該作品除了展示在地歷史文化,還透過生成式圖樣、色彩和雷切技術,將百年校史以全新藝術形式呈現。此外,工作室也受邀為輔仁大學設計百年校慶商品「仁合系列」,以輔大在醫療、社會、歷史與運動領域深遠的歷史與貢獻為靈感,並運用自行研發的 mov.i.see 科技藝術軟體轉譯其核心價值。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