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二三事】學位通膨 如何突破文憑的限制?



【職場二三事】學位通膨 如何突破文憑的限制?


學位通膨問題是一種嚴重的社會現象,如何突顯自身競爭力?可將AI視為初學導師,它可幫助我們找尋線上免費學習資源、當成顧問,另外也能夠多參加網路研討課、Podcast學習等方式助於技能發展。


編譯∕龔鈺翔




以前找工作可能並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有大學學位,如今學位通膨問題是一種嚴重的社會現象,隨著教育水準提高,更多人擁有更高的學位,但是就業市場的機會卻沒有同步增加。





【職場二三事】學位通膨 如何突破文憑的限制?
大學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把這種情形稱為「學歷通膨」(degree inflation)。圖/123RF



根據Forbes報導一項過去的調查報告,超過60%的雇主在篩選候選人時,即便擁有技能但沒有大學文憑也很難被錄取聘用。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沒有學位的人比起有學位的人在職場流動率較小,而且聘僱成本也相對較低,這些因素正衝擊勞動力市場,不過AI跳躍式的進步正在慢慢改變一切。




更多新聞:【職場二三事】挑工作不只看薪資 納入福利制度




AI的出現改變勞動力市場?




調查發現AI的出現慢慢改變勞動力市場,許多專家們也鼓勵提倡年輕人不需要那麼在乎有無學位,擁有一技之長或未來有發展潛力的技能更重要。例如科技公司微軟在2024年的年度工作趨勢指出,AI技術是未來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人才顧問公司SHL的首席科學家Sara Gutierrez認為,以後AI是引領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技術。種種跡象證明,如果能夠提升自我能力、AI能力和軟技能,將能夠適應這種勞動力市場的波動,降低被學歷影響的機率。以下是調查報告:





  • 2024年有47%的人認為擁有文憑固然重要,但只有25%的人覺得必須要有文憑。43%的人認為找工作不需要是名牌學校的學位。



  • 48%的雇主不聘用缺乏軟技能的人,54%的人認為軟技能非常重要。66%的人認為軟技能是可靠後天學習努力獲得。




如何突顯自身競爭力?





  • 量身訂做簡歷:求職者應聘時經常到處撒網,儘可能將簡歷投到各單位,用此方式增加求職成功的機會。但因貪圖省事而忘記應該對不同領域的工作進行修改,例如職位描述的關鍵字、根據職位要求的資料等細節進行修改,增加被聘雇的機會。



  • 強調軟技能與可轉移技能:軟技能有些特質被稱為可轉移技能,而硬技能比較偏向於專業技能(如活用AI工具)。在眾多求職者當中如果硬技能都同樣優秀,雇主可能會用軟技能的差別來比較篩選。例如擁有高超的專案管理能力,擁有優秀的時間管理技能,使任務在截止前預期完成,甚至團隊合作、EQ、共情能力等都是值得我們培養的能力。



  • 持續學習:現在的雇主比以往更重視持續學習與發展的求職者,所以求職者應該設定學習地圖與目標,讓自己更努力提升領域能力。可以嘗試將以前同事、主管給予你的反饋融入簡歷中,將這些好的反饋作為納入簡麗,批評的反饋作為精進的目標。




此外,現在學習比起以往更容易一些,可將AI視為初學導師,它可幫助我們找尋線上免費學習資源、當成顧問,另外也能夠多參加網路研討課、Podcast學習等方式助於技能發展。




結語:




文憑在現階段來說還是有用,也是快速增加自身籌碼的方式,但透過以上建議,減少與他人競爭的落差,進而找到適合自己也喜歡的工作,不要等到需要用時發現沒有可用的技能與文憑,白白錯失大好機會。




資料來源:Forbes



這篇文章 【職場二三事】學位通膨 如何突破文憑的限制?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延伸閱讀
最新職場新聞
人氣職場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