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跟著水流走 大霈 李霈瑜(下)/上山下海的節目,下次一定要拒絕

[周刊王CTWANT] 「我記得30歲以前是不能自己吃飯的,但是30歲以後我學會了自在,學會了怎麼跟自己玩,就是我可以很自在地獨處這件事情,是我現在非常享受的。然後生活上的變化是,我以前無時無刻都一定要聽音樂、一定要放音樂,不管我在幹嘛,我開車一定要放,可是我現在就是安靜,家裡也可以安靜,然後車上也可以很安靜,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有真的很明確的什麼意義,可是至少我現在很自在、很喜歡這樣的狀態。」
大霈成為藝人前對這行業完全沒有任何想法,大學時念織品系幫學長姐走秀,因緣際會成了模特兒,拍廣告、拍雜誌,總覺得「表演」是很日常、不用去學的本能,後來才發現這是自己的天賦,這是自己需要認真的工作、從中找到使命感。

像是讓大霈拿下金鐘獎的《水下三十米》跟《原來是匠紫》,都是得要上山下海的節目,每次拍完都累到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來的運氣?下次一定要拒絕,但只要找到邀約中有個正向的核心,就會被吸引,像是「陪伴」,陪伴觀眾認識世界、陪伴觀眾度過一段時間,這也是走下去的原因,像這次參與的實境節目《不在我的世界當勇者》,因為很多參加者都是想認識的、也期待彼此能碰撞出什麼火花,所以「交到一群好朋友」就是這次非常大的收穫,尤其個性又是喜歡跟大家在一起完成某些事情,現在這隻喜歡群居的巨蟹,自在地在一個人跟一群人中悠然自在。
「我長大後回顧了這麼多的起起伏伏、辛苦的地方、當然也有快樂的地方,妳要有苦才有甜嘛,可是我常常會覺得一個大的事情共同完成之後,那個使命感跟那個成就感,其實是我非常享受的,所以才會喜歡拍戲啊,你看我們拍戲就是幾十個人聚在一起,完成這個、江湖再見、結束了殺青,但是下一個(戲)又是這樣聚起來、然後又再分散,所以其實我會覺得共同完成一件大事,是很棒很棒的感受。」

什麼時候開始感受到這種滿足?大霈說:「我覺得從《水下三十米》開始,那個過程很苦,主持人這個角色又是從0開始,雖然之前有過一些經驗,可是其實都不算真正的主持工作、都是反射動作。再來就是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以為演過戲、好像表演沒什麼問題,調整我一下就好……結果是其實是砍掉重練。」
「有很了不起嗎?其實沒有,就只是認真完成一件事情而已,不需要全世界給妳拍拍手說『大霈妳好棒』,當然被稱讚會很開心,可是根本的成就感應該要源自於內心、自己完成這件事情,而不是別人對妳的肯定。」勇者不一定要所向無敵,堅定內心、順著水流接受該來的一切,那個滿足感就值得了。

近期除了實境節目《不在我的世界當勇者》,大霈也參與人生第一齣音樂劇《三個傻瓜》的演出,專訪中分享每個身分的樂趣,曾經有個階段最喜歡被叫「演員」、還有身為音樂人的那個大霈,對自己的意義在哪,請打開時周大紅人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4QmVGX)以及PODCAST頻道(https://reurl.cc/RjM7An),每個人都可以像大霈一樣,當個無愧於心的勇者。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娛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