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準備金新制將上路 金管會開放5類提存來源

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昂貴,金管會為協助壽險業增加匯率避險策略的運作彈性及強化財務穩健性,今天宣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並開放5類負債項下準備金的提存來源。

根據新制試算,估整體壽險業外匯準備金上限將從新台幣3000億元,提高至9600億元;若避險比率下降20%,每年可省982億元。

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業避險成本居高不下,即使2023年新台幣兌美元變動不到1角,壽險業全年付出的避險代價將近新台幣4000億元,沉重避險負擔讓壽險業向金管會求援,盼可借用其他準備金充實外匯準備金水位,並拉高外匯準備金提存及可沖抵比率,藉此降低避險比重。

金管會今天舉行例行記者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明,將在「人身保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增訂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讓壽險業得以較具彈性方式管理匯率風險及避險成本,達到強化壽險資本健全性的長期目標。

蔡火炎指出,壽險業經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審議並呈報董事會通過者,可向金管申請新制。

蔡火炎說明,新制與現行制度差異包含調整累積上限的計算基礎、沖抵下限調降為0、固定提存提高比率至1.2%、額外提存沖抵比率由現行的50%調整為100%,另外刪除傳統避險成本的額外提存與沖抵機制。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累計上限部分,蔡火炎說明,考量新制將提高額外提存及沖抵比率,準備金須有較適足的水位以承受較大的匯兌損益波動。新制累計上限是以前3年度平均國外投資部位(扣除OCI部位)的外匯風險值為計算基礎,而外匯風險值是指在95%(VaR 95%)信賴水準下1年內最大可能的兌換損失。

另外,為了增加外匯準備金餘額,金管會也開放5類負債項下準備金的提存來源,並由個別公司採申請制,核准轉列至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蔡火炎說明,負債準備項目包括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收回、自願強化提存準備及其他強化提存準備。

蔡火炎表示,根據新制試算,整體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上限將由目前制度約3000億元提高至9600億元。

蔡火炎表示,以7月底的資料為基礎,根據保險局試算,若避險比率下降5%,每年預期可省下避險成本246億元,下降10%每年可省下492億元,下降20%則每年可省982億元。

蔡火炎強調,向金管會申請新制前要經公司董事會通過,且申請新制後無法再回用舊制,壽險公司一定要慎重考慮。

金管會表示,推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目的為協助強化壽險業長期資本穩健,並提供壽險公司多一項更符合壽險業經營特性的避險選擇。讓壽險公司具更有實質應對與管理匯率風險的工具,並將每年節省的避險成本長期累積於資本項下,以強化壽險公司財務穩定性及資本實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