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顆監測空污及溫室氣體衛星 拚3年內升空
為迅速掌握境外污染物對台影響,環境部將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發射台灣首顆監測空污與溫室氣體的人造衛星,計畫經費擬規劃投入新台幣61億元,力拚3年內、民國118年前發射成功。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天下午舉辦第13次委員會議,環境部在會中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規劃運用衛星資料及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委員會後國科會舉辦說明記者會,環境部監測資訊司司長謝炳輝表示,環境部以科學為基礎,量測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提供空污管制策略參考依據,去年首次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國內學者專家、跨部會合作,於高屏地區執行垂直3D空品觀測實驗。
謝炳輝指出,除解析從地面至3000公尺的氣象環流場分布,更進一步透過比對飛機觀測與無人機採樣,明確解析污染物濃度的垂直變化,並提供模式模擬及衛星觀測作為校驗,增進空品不良預警能力,與作為制定管制改善策略參考。
另一方面,謝炳輝表示,環境部透過物聯網累積大數據及結合生成式AI技術,強化污染源溯源能力,提高智慧治理效率。
此外,謝炳輝提到,環境部規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合作,研發國內第1顆監測環境溫室氣體與空氣品質的衛星,以期快速掌握中國、東南亞地區等境外空污傳輸、溫室氣體對台灣的影響程度,提升環境監測時空解析。
與會的TASA主任吳宗信說,此計畫執行期程為民國115年至120年,衛星將搭載多光譜、高光譜儀器,除細懸浮微粒PM2.5,還可以同時監測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環境部官員補充說明,此計畫預算編列約新台幣61億元,初步規劃此方案一共會有4顆衛星,以滿足多時段監控的需求,預計第1顆升空時間落在118年之前,也就是3年之內。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天下午舉辦第13次委員會議,環境部在會中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規劃運用衛星資料及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委員會後國科會舉辦說明記者會,環境部監測資訊司司長謝炳輝表示,環境部以科學為基礎,量測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提供空污管制策略參考依據,去年首次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國內學者專家、跨部會合作,於高屏地區執行垂直3D空品觀測實驗。
謝炳輝指出,除解析從地面至3000公尺的氣象環流場分布,更進一步透過比對飛機觀測與無人機採樣,明確解析污染物濃度的垂直變化,並提供模式模擬及衛星觀測作為校驗,增進空品不良預警能力,與作為制定管制改善策略參考。
另一方面,謝炳輝表示,環境部透過物聯網累積大數據及結合生成式AI技術,強化污染源溯源能力,提高智慧治理效率。
此外,謝炳輝提到,環境部規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合作,研發國內第1顆監測環境溫室氣體與空氣品質的衛星,以期快速掌握中國、東南亞地區等境外空污傳輸、溫室氣體對台灣的影響程度,提升環境監測時空解析。
與會的TASA主任吳宗信說,此計畫執行期程為民國115年至120年,衛星將搭載多光譜、高光譜儀器,除細懸浮微粒PM2.5,還可以同時監測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環境部官員補充說明,此計畫預算編列約新台幣61億元,初步規劃此方案一共會有4顆衛星,以滿足多時段監控的需求,預計第1顆升空時間落在118年之前,也就是3年之內。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4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