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數位皮夾拚12月試行 爭取超商取貨也能適用

數位發展部推動數位皮夾,現與各部會洽談合作,規劃納入內政部自然人憑證、經濟部工商憑證、交通部駕照等資訊,同時邀請民間業者參與,除了銀行、保險業者積極響應,也希望爭取超商業者加入,力拚今年12月試行版上路。

個人實體皮夾有身分證、健保卡等各種證件,必要時需出示以證明身分,但實際應用上,可能出現透露太多不必要個資的情況。數位皮夾概念如同實體皮夾,一個容器收納各種數位身分證明,未來數位皮夾若順利介接行動自然人憑證與健保卡等,帶手機出門,就等於攜帶裝有實體證件的皮夾。

數位發展部數位國際司司長莊盈志說明,數位皮夾是國際推動方向,台灣也在努力,為了強化社會大眾的信任,會把開發的程式碼完完整整、一字不漏地公告,讓公眾知道2件事,第1是數位皮夾運作過程中,沒有侵犯人權;第2,數發部開發過程已進行嚴謹安全檢測、漏洞查核,公開程式碼後,也可以讓廣大民間社群、技術社群檢視,若發現問題,就可以立刻修正,產生更安全環境。

媒體追問,這樣是否會增加駭客入侵的機會,莊盈志表示,如果駭客能夠進去,代表有漏洞,甚至黑客群之間已經廣為流傳,只剩自己不知道,與其如此,不如公開程式碼,取信於民的同時,也集結眾人力量,強化安全。

至於民眾最關注的數位皮夾應用場景,莊盈志表示,政府持續跨部會討論,會將使用量較大的優先納入,如內政部自然人憑證、經濟部工商憑證,勞動部職業相關的技術證,以及交通部的駕照等,健保卡部分,難度較高,但會努力突破障礙。

數發部同時廣邀民間業者參與,讓數位皮夾的應用場景持續擴充,最積極響應的是金融業,主要為銀行、保險等業者。莊盈志解釋,金融業花很大心力在KYC(Know Your Customer,認識你的客戶),若數位皮夾上線,因為皮夾當中的證件是政府核發,有助於減少業者進行KYC的工作量。

另外,莊盈志指出,網購已經深入民眾日常,不少人前往超商取貨時,需要出示證件,若還要累積會員點數,則須報電話號碼,或在螢幕上確認,可能就有個資外洩的問題。

莊盈志認為,若數位皮夾能用於超商取貨的身份認證,應該會非常便民,今年數發部會努力爭取,積極與業者協調。

根據數發部推動進度,數位皮夾今年3月中下旬,就會於沙盒測試運作情況,預計12月可推出試行版。

數發部數位公建計畫「數位創新關鍵基礎建設計畫」內推動分散式驗證及授權系統(數位皮夾),數位皮夾計畫推動時程為2024年到2027年,主系統建置由中華電信得標。

莊盈志表示,此計畫前期花費會較高,去年花了約新台幣1億元,今年約幾千萬元。

立法院刪減總預算的風波仍未落幕,而數位公建計畫若缺乏足夠經費運作,恐無法順利推展。莊盈志表示,此計畫並非台灣獨有,美國、歐盟、澳洲都在進行,期待台灣也能夠與國際接軌,至少讓數位發展與國際同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