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變數衝擊 研調:顯示器材料、需求及售價添風險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調查,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後,顯示器產業可能出現光學膜片、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材料被課稅的情況,終端市場面臨需求下降、產品售價調升的風險。

集邦評估,若後續關稅施行方向沒有明顯調整,以目前大部分品牌在美國約有3個月庫存的情況來看,最快今年下半年終端市場售價就可能開始調漲,以反映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

集邦科技指出,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9日起實施對等關稅,由於主要以貿易逆差為計算基礎,長期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重鎮的亞洲也受波及,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影響最大。

集邦分析,面板與相關零組件供應鏈,除面板生產線集中在亞洲以外,絕大部分的關鍵零組件都在中國設立生產據點以就近供應,顯示器用相關半導體零組件也以亞洲為主要生產地,並未直接出口美國,因此既有的液晶顯示器面板與相關零組件供應鏈,在現階段關稅戰火中暫時不會被波及。

不過,中國已宣布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反制措施,將對自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可能影響美系光學膜片廠商及AMOLED有機發光材料供應商的供貨。

部分美系材料供應商為保持技術優勢,並未在中國設立生產據點,而是以進口方式維持與中國面板廠的合作。中國對美加徵關稅實施後,材料成本將大幅墊高,可能影響中國面板廠使用美系材料的態度。

此外,集邦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可能衝擊各終端產品應用需求,尤其是關稅全面上升將增加物價上漲機率,進而影響消費信心。在消費者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不排除消費性電子裝置的需求將受排擠,其中電視、筆電等需求可能因此下滑。

針對資訊電子產品市場,集邦原先預期今年商務需求可望開始復甦,但在市場前景不明下,企業可能控管相關資訊電子產品支出與費用,將拖累商務市場回溫速度。

由於目前關稅實際施行狀況,以及未來是否有轉圜空間仍充滿變數,集邦認為,消費性電子品牌客戶短期可能暫緩中國及東南亞相關生產據點的出貨;品牌或代工廠若在墨西哥有生產據點,則積極評估如何善用其產能,以凸顯相對其他品牌的生產優勢,藉此延緩關稅帶來的壓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