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風暴 埃及凸顯紡織業競爭力吸引台商打探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後,宣布對超過75國暫停實施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各方人士觀察,埃及藉多項享有免關稅優勢的協定,成為全球重要成衣出口國,去年最大宗出口對象正是美國,因此台灣紡織業者已相繼打探轉向埃及發展的機會。
紡織成衣業是埃及極為重視的出口產業,占埃及出口總額12%以上,在埃及是排名食品工業後的第2大工業。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Garments Export Council)報告顯示,2024年埃及成衣出口總金額為28.4億美元(約新台幣940億元),其中美國占11.9億美元,是埃及成衣製品出口最大宗。
埃及成衣出口美國的核心優勢是美國「合格工業區」(Qualifying Industrial Zone, QIZ)貿易協議。
為透過經濟合作手段促進中東和平進程,美國和以色列在2004年與埃及簽訂此項特殊貿易協議,主要是針對紡織品和成衣製品,條件是埃及必須在特定的「合格工業區」內生產商品,且必須包含至少10.5%的以色列原材料或服務,即可免關稅、免配額出口至美國市場。
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會長馬佐克(Fadel Marzouk)表示,埃及約有30%的成衣出口依賴QIZ免稅政策,為Walmart、GAP等美國品牌代工後銷往美國。
台灣也有數家成衣紡織業者看準QIZ商機而早早前來埃及投資設廠。針對川普(Donald Trump)的對等關稅風暴,不具名台籍高階主管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情勢仍相當混亂,廠方還在收集相關資料與台灣總部研討對策,因此此刻不願對外公開發表意見。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貿協)開羅台灣貿易中心主任王齊賢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這幾天已有不少廠商接二連三詢問,有關埃及的投資環境、設廠政策或優惠措施,其中即以紡織業者占最多,甚至想立即前來埃及進行考察,其他洽詢業者還包括旅行用箱包業者。
王齊賢指出,川普這道「關稅核彈」引爆後,部分台商急於尋找替代陣地。以川普瞄準的國家來看,似乎現在全世界除俄羅斯外,只剩非洲國家較未受到嚴重波及,因此各界都非常關注埃及這個居於中東北非地區最佳戰略位置的地點。
王齊賢認為,此次關稅風暴或許可為台灣產業供應鏈帶來一個新契機,不致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紡織業是埃及第2大經濟命脈,已有相當不錯的基礎,也是埃及政府近期積極投入的發展重點。在埃及,台商仍占有技術優勢,技術能升級就有希望,創造有競爭力的差異性,朝向精品發展才可發揮最大利潤化。
埃及工業聯合會紡織工業商會會長芮希迪(Mohamed Al-Rashidi)說:「埃及現在成為全球紡織業主要投資目的地的主因,是因為埃及與全球最重要的商業市場都簽訂了貿易協定,可享免關稅優惠。」
此外還有「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歐洲夥伴關係協定」、「阿拉伯國與國便利協定」、以及埃及與非洲國家的「東南非共同市場」。
此外,埃及也是非洲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國,埃及豐富的棉花產量也帶動埃及成為全球重要的紡織品製造中心。
埃及投資與自由區管理總局秘書長尤塞夫(Mohamed Youseff)告訴中央社,埃及政府正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埃及紡織成衣業,特別是土耳其、中國、越南和印度。
土耳其媒體「土耳其日報」(Turkiye Today)報導,土耳其公司占埃及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近1/3。現在在埃及營運的土耳其投資紡織工廠超過200家,投資超過30億美元。2024年,土耳其最大的成衣來源國是中國,第2大來源國即是埃及;而埃及最大的成衣輸出國是美國,第2大即是土耳其。
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已準備在敏亞(Minya)省建立成衣和紡織品專屬工業區,園區面積有5.5平方公里。
埃及政府也已撥款11億美元啟動紡織業現代化重建計畫,以馬哈拉科布拉(al-Mahala al-Kobra)地區為主。尼羅河三角洲城市馬哈拉科布拉是埃及紡織業重鎮,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北約120公里處。
紡織成衣業是埃及極為重視的出口產業,占埃及出口總額12%以上,在埃及是排名食品工業後的第2大工業。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Garments Export Council)報告顯示,2024年埃及成衣出口總金額為28.4億美元(約新台幣940億元),其中美國占11.9億美元,是埃及成衣製品出口最大宗。
埃及成衣出口美國的核心優勢是美國「合格工業區」(Qualifying Industrial Zone, QIZ)貿易協議。
為透過經濟合作手段促進中東和平進程,美國和以色列在2004年與埃及簽訂此項特殊貿易協議,主要是針對紡織品和成衣製品,條件是埃及必須在特定的「合格工業區」內生產商品,且必須包含至少10.5%的以色列原材料或服務,即可免關稅、免配額出口至美國市場。
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會長馬佐克(Fadel Marzouk)表示,埃及約有30%的成衣出口依賴QIZ免稅政策,為Walmart、GAP等美國品牌代工後銷往美國。
台灣也有數家成衣紡織業者看準QIZ商機而早早前來埃及投資設廠。針對川普(Donald Trump)的對等關稅風暴,不具名台籍高階主管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情勢仍相當混亂,廠方還在收集相關資料與台灣總部研討對策,因此此刻不願對外公開發表意見。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貿協)開羅台灣貿易中心主任王齊賢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這幾天已有不少廠商接二連三詢問,有關埃及的投資環境、設廠政策或優惠措施,其中即以紡織業者占最多,甚至想立即前來埃及進行考察,其他洽詢業者還包括旅行用箱包業者。
王齊賢指出,川普這道「關稅核彈」引爆後,部分台商急於尋找替代陣地。以川普瞄準的國家來看,似乎現在全世界除俄羅斯外,只剩非洲國家較未受到嚴重波及,因此各界都非常關注埃及這個居於中東北非地區最佳戰略位置的地點。
王齊賢認為,此次關稅風暴或許可為台灣產業供應鏈帶來一個新契機,不致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紡織業是埃及第2大經濟命脈,已有相當不錯的基礎,也是埃及政府近期積極投入的發展重點。在埃及,台商仍占有技術優勢,技術能升級就有希望,創造有競爭力的差異性,朝向精品發展才可發揮最大利潤化。
埃及工業聯合會紡織工業商會會長芮希迪(Mohamed Al-Rashidi)說:「埃及現在成為全球紡織業主要投資目的地的主因,是因為埃及與全球最重要的商業市場都簽訂了貿易協定,可享免關稅優惠。」
此外還有「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歐洲夥伴關係協定」、「阿拉伯國與國便利協定」、以及埃及與非洲國家的「東南非共同市場」。
此外,埃及也是非洲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國,埃及豐富的棉花產量也帶動埃及成為全球重要的紡織品製造中心。
埃及投資與自由區管理總局秘書長尤塞夫(Mohamed Youseff)告訴中央社,埃及政府正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埃及紡織成衣業,特別是土耳其、中國、越南和印度。
土耳其媒體「土耳其日報」(Turkiye Today)報導,土耳其公司占埃及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近1/3。現在在埃及營運的土耳其投資紡織工廠超過200家,投資超過30億美元。2024年,土耳其最大的成衣來源國是中國,第2大來源國即是埃及;而埃及最大的成衣輸出國是美國,第2大即是土耳其。
埃及服裝出口委員會已準備在敏亞(Minya)省建立成衣和紡織品專屬工業區,園區面積有5.5平方公里。
埃及政府也已撥款11億美元啟動紡織業現代化重建計畫,以馬哈拉科布拉(al-Mahala al-Kobra)地區為主。尼羅河三角洲城市馬哈拉科布拉是埃及紡織業重鎮,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北約120公里處。
- 記者: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10日專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