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豐提3建議因應美國關稅 籲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

美國關稅措施為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增添不確定性,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提出3項建議,包括政府應協助水電取得、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和稅務減免等。他也建議,政府應提供融資及降息等金融工具,並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

林伯豐今天出席三三會例會受訪表示,美國對台灣徵收32%的關稅非常不合理,台商也承受不起,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連1.5%都達不到,政府和企業都要努力因應。

林伯豐代表企業界提出3項建議,包括政府協助水電取得、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和稅務等減免等,以保障業者的生存。

林伯豐進一步指出,政府盤點可以調降的進口關稅,尤其是原物料及汽車的進口關稅,另降低貨物稅及取消印花稅以及調降營所稅。同時,提供融資及降息等金融工具,另應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

林伯豐指出,2024年台灣對中國出口比重為31%,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確保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市場。

林伯豐表示,台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台灣對美國出口的比重23%,美國如果加徵台灣關稅32%,台灣出口美國將減少21%以上,產業可能面臨客戶轉單、產能過剩、外銷產品擠壓內銷市場等問題。

林伯豐表示,台灣應該參考其他國家與美國談判的策略,「(談判)打前鋒一定是挨打」,台灣沒有實力與美國對抗,加上籌碼不多,因此應該讓其他比較有實力的國家先和美國談判,政府再提出對台灣比較有利的條件去和美國談判。

他指出,台美談判重點包括關稅,以及非關稅貿易障礙的進口配額、檢疫規定、基改食品規定、外匯等,政府應做好國內衝擊分析與溝通,在不影響對外談判下,向國內產業說明衝擊與配套。

林伯豐強調,政府要鼓勵企業開發新的商業模式,調整供應鏈配置,多元布局及擴大市場,加大研發創新投入,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新產品,確保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