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 EMBA】再不轉型就沒活路!實體零售靠電商「紓困」,應具備的3大關鍵思維!
全台實體店苦哈哈,在人人足不出戶的狀況下,實體店少了人流,業績慘淡,紛紛關門大吉。經濟部近期已頒布「零售業上架電商補助計畫」,將投入1億元經費,輔導全台1,000家零售業者數位轉型。不過,實體零售轉型電商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有哪些可能的「地雷」需要避開?又有哪些關鍵的網路思維需要具備呢?
2020年對實體零售業來說真的是始料未及的一年,受到疫情波及,人人不敢出門逛街,全部轉成線上購物,估計全台灣實體商店損失近300億元,業績瞬間掉入寒冬。儘管經濟部祭出數位轉型補助,但真正又能幫上多少忙呢?而實體店面要跨界到線上銷售,又該注意哪些事?
一、開網路店面≠把商品搬到網路上
要轉型經營電商,可不是把傳統零售流程搬到網路上就好!想要在網路上勝出,應該先具有全面的電商思維。傳統的零售思維是單純補貨、賣東西,數位行銷則集中在入口網站、搜尋引擎等。另外,很多人也認為,只要商品的品質夠好,搬到網路上就能夠自然引起話題,這是以「貨」為中心的傳統思維,實在是大錯特錯!確實,有好的商品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但做電商應以「人」為中心,加上網路上資訊、價格透明,若品牌沒有清楚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與數據,就算有再好的商品,也很容易被競爭對手取代。
二、流量從哪來?夠精準嗎?
實體零售轉往電商,常常會將新開張的官方網站當作新的店面來經營,卻忘記了如果缺少最重要的「流量」,那麼這家店就算佈置的再華麗,也會像是開在深山裡一樣,乏人問津。
流量之於電商,就如同人潮之於實體店面。在流量紅利已經消失的今天,若有品牌能找到獲取流量的方法,可說是邁出成功的第一步。而獲得的流量要「精準」,才是有效果的行銷。舉例來說,投放Google關鍵字、Facebook廣告確實可獲取流量,但拉進來的新客並非人人都開啟了「購物模式」,甚至會拉進許多不相關的TA,這樣的流量到最後終究無法變成轉換率,差最後一哩路,只會讓品牌白白花了廣告費且無功而返。
三、用電商大數據幫你的行銷多加一層防護網
電商與實體商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每走過必留下痕跡」。消費者每一個點擊,都可以成為最珍貴的數據。這樣的數據在電商平台上累積的最多。當台灣有超過六成的民眾在計畫購物時直接跳過搜尋引擎並進入電商平台尋找,電商早已成為反應消費趨勢時最靈敏的指標。電商平台累積出的電商大數據,將可以在第一時間分析出更細膩的消費者輪廓,成為品牌做決策、行銷素材的重要參考依據。善用電商大數據,將幫助品牌在傳統的數位行銷上加一層安全網,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業績。
對網路行銷有疑問? 預約免費電話諮詢!
請來電 02-27000898 分機6066
或來信至 show@response.pchome.com.tw
將有專人盡快與你聯繫!
- 記者:網路行銷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