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鎰:台灣碳費高於日韓 中小企業面臨沉重經營壓力
環境部昨天召開第五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有委員建議未來起徵價格每公噸300到500元,2年為一期,分階段調升,預計2030年可調升到1200至1800元。對此,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憂心,該費率遠高日本訂定的289元日幣(約新台幣64元),若造成企業營運成本大幅增加,將影響台灣產業經濟發展,政府在政策擬定上應重視中小企業發展。
環境部先前公布碳費3項子法,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後,表示徵收碳費不會對台灣物價造成太大影響「不會有綠色通膨情況」,指出會被徵收碳費的500家工廠可依碳費收費辦法等3項子法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至於優惠費率預計本月底至10月召開第6次費率審議會討論。
對於環境部碳費費率規劃,賴正鎰認為,台灣每噸碳費若從從300元起跳,價格遠高於日本訂出每噸碳費徵收標準(約台幣64元),將對台灣本地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產生不小衝擊,而企業各項成本大幅增加,也會影響產業的競爭力,甚至阻礙經濟發展。
對此,賴正鎰提出三點建議,指出台灣應比照日、韓兩國的碳費徵收價格避免減少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碳費若是降低到每噸台幣100元影響才會比較小。
賴正鎰續指,政府應編列多項預算補助弱勢企業為應對碳稅進行企業轉型,也應調整能源政策,由於核電為綠電,幾乎無碳費,應該恢復使用核電,才能降低發電成本。
賴正鎰表示,以目前天然氣50%、燃煤30%的產業情況,屬於高產碳行業,將會因發電成本增加調整電價,可能會引發綠色通膨。例如營建業的建築材料像水泥、鋼筋、玻璃等,這幾年營建成本會不斷增加,就是市場預期增收碳費導致。
賴正鎰呼籲,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時,應進一步了解產業界狀況,不應過度施壓中小企業,雖然與國際接軌、推行環保政策很重要,但也應該平衡環境保護與企業經營的需求。(責任編輯:殷偵維)
- 記者:上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