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男愛唱歌驚覺狂咳 肺癌初期靠低劑量篩檢及時切除


56歲男愛唱歌驚覺狂咳 肺癌初期靠低劑量篩檢及時切除

56歲的王先生平時熱愛唱歌,每逢聚會總會高歌一曲,然而近來他在演唱時卻頻頻咳嗽,甚至呼吸急促。就醫時,醫師細問病史,發現他有長達30年的抽菸史,於是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進行肺癌篩檢。結果在右上肺發現一顆約2公分、邊緣不規則的腫瘤。經手術切除後,確診為早期肺腺癌,所幸尚未擴散,讓他能再次開心高歌。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周奇霈指出,王先生的腫瘤雖然只有2公分,但因形狀及位置具高度惡性風險,加上肺癌即使在早期也容易經由淋巴擴散,因此建議以手術切除整個右上肺葉,並一併清除肺門及縱膈淋巴結,以確認是否已有轉移。

經評估後,醫療團隊採用微創胸腔鏡手術,只需在胸部開2個小切口,利用內視鏡與特殊器械完成右上肺葉切除及淋巴結清除,手術時間約2至3小時。王先生術後隔天即轉入普通病房,五天後順利出院。

病理報告結果確認為第一期肺腺癌,未侵襲淋巴結,屬於早期發現,為肺癌患者中較為樂觀的結果。王先生術後堅決戒菸,呼吸狀況明顯改善,他開心表示:「希望還能多唱幾年歌,陪伴家人。」

周奇霈提醒,肺葉切除後雖難免會有肺功能下降,像是爬樓梯或快走時容易氣喘,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慢性咳嗽、胸悶、胸壁緊繃等情形,需要透過呼吸復健及藥物治療緩解。此外,術中清除淋巴結,可能導致局部淋巴液回流受阻,出現淋巴水腫或胸腔積液等併發症,需定期追蹤治療。

他強調,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被稱為「癌王」。初期多無症狀,等到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徵兆時,往往已是中晚期,錯失治療黃金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能將肺癌死亡率降低20%至30%,對個人與家人都是一份重要保障。

周奇霈也提醒,自今年元旦起,衛福部擴大肺癌篩檢對象,男性年齡下調至45歲、女性下調至40歲,重度吸菸者的定義也從30包-年下修至20包-年。特別是有抽菸史、肺癌家族史,或長期暴露於重金屬、工業污染環境的人,更應積極接受篩檢,及早防範肺癌風險。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天氣忽冷忽熱!想要預防感冒,中醫師最推「這1杯飲料」 痰多咳嗽更要喝
·一堆人狂咳!醫曝「5種可能原因」:不見得是感冒 很多人中了都不知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