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奪命病例攀升 醫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流感奪命病例攀升 醫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流感奪命病例攀升徐丕 醫生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目前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於高峰期,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流感重症通報數已超越過去四個流感季,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更創下近十年新高。2024年12月的超額死亡率飆升至14%,顯示疫情的嚴重程度超乎預期,這波疫情更造成多位知名人士因感染流感猝逝,包括骨科名醫吳明峯、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與藝人大S等,引發國內民眾對流感疫苗接種的高度關注。

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徐丕醫師表示,由於流感病毒傳染力極強,因此自108年起公費流感疫苗已改為可涵蓋A型疫苗(H1N1及H3N2)及兩種B型病毒株的四價疫苗,以提供民眾更全面的保護。除了流感疫情,全球多地亦出現其他傳染病威脅。根據疾管署資訊,韓國近期須留意諾羅病毒及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美國則有流感、禽流感、麻疹與M痘疫情,非洲部分地區則需注意瘧疾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隨著國際旅遊回溫,民眾出國時也提高與各類病毒接觸的風險。徐丕醫師建議計畫出國的旅客可先準備綜合感冒藥、止痛退燒藥、過敏藥等常備藥物備用,但流感用藥「克流感」和「紓伏效」因為都屬於處方藥,建議透過醫師正確診斷後再用藥為宜。另外可先透過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了解當地疫情與準備必要的預防性處方藥物,例如若預計前往近期爆發狂犬病的國家,可提前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隨著企業全球布局,許多民眾前往海外工作,如派駐至印度或中南美洲,由於當地環境與飲食條件不同,感染登革熱、傷寒或瘧疾的風險增加,建議出發前預約接種相關疫苗,如瘧疾疫苗或黃熱病疫苗,確保健康無虞。部分國家亦對入境旅客有疫苗接種規定,例如英國、澳洲及紐西蘭等熱門升學與旅遊國家,要求留學生提供腦脊髓膜炎疫苗接種證明,以確保校園健康安全。此外,長者可透過如接種肺炎鏈球菌、流感、百日咳或A型肝炎等疫苗;孕婦可考慮接種流感、破傷風、腦脊髓膜炎疫苗等疫苗;嬰幼兒除疾管署所建議例行疫苗接種外,可考慮接種流感、A型肝炎、傷寒等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徐丕醫師提醒六個月以下嬰兒、60歲以上長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治療患者)、重大慢性病患者、孕婦及過度肥胖者,請按時接種疫苗。但青壯年族群卻常認為免疫力較強,不易感染流感,而輕忽了染疫後果。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與台灣疾管署統計,每年有許多18至50歲的青壯年患者,是因流感併發症住院甚至死亡。可見青壯年族群並非「免疫者」,若感染後產生過度發炎反應,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或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因此,無論年齡層,民眾皆應儘早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

自2月20日起開放11類高風險族群接種流感疫苗之外,肺炎鏈球菌、新冠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也已開放施打。徐丕醫師強調,疫苗雖然無法完全阻止感染,但能顯著降低重症與併發症風險,即使染病,症狀也較輕微,能有效減少住院需求,降低醫療負擔。他呼籲,有出國計畫或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民眾,應儘早接種必要疫苗,打造自身健康「金鐘罩」,確保旅程與日常健康安全。

更多新聞推薦

新莊中港大排光雕展 5米高光之女神首亮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