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第14輪對俄制裁擴及物流金流 禁海外子公司規避

歐盟今發布對俄第14輪制裁,包括禁止俄國天然氣經歐盟轉運、禁提供俄船物流服務、新增含中國企業在內的制裁名單、禁提供俄軍火業金流服務,並要求歐盟母公司管制其海外分支規避制裁行為。

歐洲聯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在今天的外交部長會議通過對俄羅斯第14輪制裁方案。

在能源方面,禁止利用歐盟境內碼頭、船隻、裝填設備提供給俄羅斯天然氣(LNG)轉口到第3國,以提高俄國靠能源支持戰爭經濟的困難度。但這項措施只禁止俄國天然氣「路過」,並不妨礙部分歐盟國家持續向俄採購天然氣。

據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以去年貿易數字估計,這項制裁只會減少俄國出口到歐盟天然氣總量的2成,衝擊俄國天然氣營收20億歐元(約新台幣694億元),占其對歐營收4分之1。

歐盟另新增61名協助俄國軍工相關產業的制裁對象,包括來自中國、土耳其、印度、哈薩克、北韓等第3國企業,他們與歐盟國家涉及軍工零組件和軍民兩用科技相關的貿易將被抵制。

此外,由於不乏透過第3地規避歐盟制裁,減緩制裁衝擊力的現象,歐盟這次也宣布將要求設籍歐盟的母公司管好他們在海外的子公司等分支機構。

匿名歐盟官員在向媒體說明制裁內容時說,因有鑒於美國發現其企業在中國和香港的子公司從事與俄國相關交易,規避制裁行為,所以歐盟打算要求母公司採取措施防範海外分支機構協助俄國戰爭經濟。官員表示,更具體的作法將在下個月提出。

物流方面,歐盟首次針對特定船隻制裁,包括協助俄國運送武器、天然氣和竊自烏克蘭的穀物,以及為規避歐美等國聯手抵制俄國石油而隱藏來源的「黑船」。第一波列入制裁的船隻有27艘,將在陸續調查後擴大名單。

金融方面,俄國在被國際通行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逐出後,自行建立了「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如今歐盟宣告禁止與該系統連通。歐盟並宣布制裁對俄國軍工業提供信用和虛擬貨幣服務的機構。

這波制裁方案還包括禁止歐盟境內政黨、非政府組織、智庫、媒體等接受來自俄國機構的捐款贊助;限制俄國特定領域的技術向歐盟申請專利等智財權保護;禁止交易、運送來自烏克蘭的文化資產,因為高度合理懷疑這類物品是趁戰時非法帶離烏克蘭。

這是2022年2月俄國發動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以來,歐盟祭出的第14輪制裁,由於下半年將由匈牙利輪值歐盟主席國,負責安排部長理事會等政策議程,有鑒於匈牙利多次反對歐盟制裁俄國,下半年歐盟恐難再推制裁案。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