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囚徒」英國出版 譯者許勝吉談翻譯與再造

英國異鄉客出版社(Strangers Press)11月推出台灣短篇小說系列「假想ka-siong」,翻譯5部台灣文學作品為英文,其中包括文學翻譯家許勝吉譯自邱妙津的經典短篇小說「囚徒(Cage)」。許勝吉希望未來還能透過文學翻譯,讓英語讀者認識台灣更多不同面貌。

2021年,駐英文化組協助與英國當地機構討論合作,與台灣文學館共同推動外譯計畫,執行為期3年的人才培育。計畫包括舉辦翻譯工作坊,並從工作坊學員中挑選合適人選,於今年推出台灣短篇小說系列,許勝吉便是參與的學員之一。

許勝吉畢業於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並獲得英國薩爾佛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英文文學碩士,之後居住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並擔任教職教授英語、文學、語言學等課程,以及培訓英文教師。

許勝吉翻譯過多部短篇小說,包括林佑軒「女兒命(A Daughter)」、合譯徐譽誠「紫花(Violet)」,以及與加拿大詩人共同合作翻譯的台灣漢詩八首(Eight Taiwanese Poems: A Collaboration)。

「囚徒」曾獲第一屆中央日報短篇小說首獎,也是邱妙津首部得獎作品。許勝吉坦言,得知要翻譯邱妙津的作品時相當受寵若驚,因她多部代表作「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都已經被很厲害的譯者翻譯成英文版。

許勝吉指出,邱妙津此部作品原文在描寫現實與虛幻中跳耀、有些段落的句子相當長,讓他感覺有些難以掌握。但他認為,翻譯更像是「再造」的過程,譯者的主觀性相當重要,需要選擇簡化與保留的部分,才會讓文章在英文語境下成立。

被問及外譯文學常被質疑與原文有所出入,好比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作品「素食者」,這部書在美國發行的英譯本,就被認為譯者翻譯錯誤與過度延伸。

許勝吉則提出他的看法,翻譯是要讓另一個文化背景下的讀者了解並接觸,他以台灣以外地區經過調整的「珍珠奶茶」為比喻,說明翻譯也需要順應當地文化做出調整,才有機會讓另一群讀者理解並接受。

此外,許勝吉表示,雖然已在英國生活20餘年,但在台灣文學外譯工作上不見得會有相當的語言優勢。許多在台灣從事文學翻譯的工作者能擁有的人脈與資源,也不是住在國外能比擬的。

他更說,在教書多年後,他希望能夠在教學外的領域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才決定到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攻讀文學翻譯研究的博士學位。而選擇文學翻譯,是出自一份對語言和文學的熱情。

許勝吉說,在英國觀察到市面上鮮少看見台灣作品,從事台灣文學翻譯的人也相對少,中譯英作品以中國文學居多。自己當時就讀文學翻譯研究時,指導教授是位英、法、德文的文學翻譯及學者,對於中翻英的語言比較及翻譯技巧,大多還是靠自己摸索。

他也表達自己對本土文化的關注,特別在翻譯過程中將原文提到豬腳麵線時,巧妙利用前後文提到好運等情境,幫助英語讀者理解台灣文化中「吃豬腳麵線會帶來好運」的習俗,並把「麵線」一詞直譯為台語的羅馬拼音「m?-suann」。

值得一提的是,許勝吉說自己譯過多部同志文學作品,並觀察到目前外譯的文學作品,主題大多圍繞相似主題。他認為這是台灣很重要的一面,但同時也希望展現出台灣文學更多元的面貌,而非侷限於特定主題。

他表示,未來希望有機會翻譯與民間信仰和宮廟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和以台語書寫的文學創作,推廣台灣本土文化給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