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棒全球貿易戰山雨欲來 重點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外國銷美鋼鋁課關稅,等於接續第一任時的貿易政策。雖然此舉能振奮美國國內金屬製造商,但會損害美國其他產業,且恐點燃綿延多條戰線的全球貿易戰。

沒有例外和豁免 所有銷美鋼鋁課25%關稅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與正式文告,對所有外國銷美的鋼鋁課25%關稅,除強調這項關稅「沒有例外與豁免」,還暗示會考慮對銷美汽車、藥品及晶片加徵關稅。白宮表示,這項對銷美鋼鋁的關稅預計3月4日上路。(編者按:白宮10日深夜發布正式公告的生效日期改為3月12日)

他今晚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稱這些舉措「意義非凡—能讓美國再次富裕」。

紐約時報指出,此舉受美國國內鋼鐵製造商歡迎,他們一直遊說川普政府保護以免受廉價外國金屬侵害;然而關稅會激怒諸如加、墨等金屬銷美大戶盟邦,引發它們報復美國出口貨品。

最大受害者是盟國而非中國

鋼鋁關稅主要打擊到盟邦。美國鋼鐵協會(AISI)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最大的鋼鐵來源是加拿大,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韓國和越南。加拿大也是美國的主要鋁供應國,之後依序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俄國和中國。

紐時認為關稅被美國用於談判工具。川普政府1.0與澳洲、韓國和巴西達成協議,並與加、墨談判後簽署更新版北美自貿協定的「美墨加協定」(USMCA);拜登政府也在與歐盟、英、日達成協議後取消部分貿易限制。

美國直接從中國進口的鋼鋁很少,但一些人認為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以致仍湧入他國而壓低全球價格,連帶讓美國製造商在他國市場處於劣勢。

不過「外交關係協會」(CFR)經濟學家塞瑟(Brad Setser)表示,雖然過去兩年中國鋼鐵外銷量基本上翻倍並湧入亞洲和拉美等地,但他沒看到中國鋼鐵透過加、墨流入並損害美國產業的任何證據。

關稅打擊面 川普2.0上任3週已全超川普1.0

川普第一任針對外國銷美太陽能電池、洗衣機、金屬以及價值3000多億美元中國產品課關稅。但這回光是對加、墨、中的新關稅,就涵蓋1.3兆多美元2023年的銷美商品,超越他整個第一任內的關稅打擊範疇,如今不但再對銷美鋼鋁課關稅,後續還打算推出即刻生效、適用於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

川普之前揚言最快二月中對銷美晶片、藥品、銅、石油和天然氣等品項課關稅,不時直接點名歐盟、台灣等對象。華盛頓郵報指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計畫屬單方面徹底改變現有美國關稅結構,恐違反美國對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打亂全球貿易格局。

根據WTO規定,除非特殊例外(例國家安全理由),成員國須彼此提供相同關稅待遇。若美國採取對等關稅體系,就代表在貿易夥伴間設定不同關稅稅率,違反WTO的最惠國待遇原則(MFN)。

美智庫研究 鋼鋁關稅得不償失

相關研究表明,川普第一任時的金屬關稅固然幫助到美國的鋼鋁生產商,最終卻損害整體經濟,因為會拉高包括汽車業在內諸多產品的價格。當年川普事後豁免大部分主要的銷美鋼鋁大戶。

無黨派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一項研究發現,川普第一任的鋼鋁關稅雖有助賣出更多美國鋼鋁,然而需求帶動漲價,反增加其他像是工業機械、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的成本。加減下來反讓美國鋼鋁業產值縮水34.8億美元,遠抵消關稅獲益甚至得不償失。

全球貿易戰山雨欲來

華爾街日報研判,外國政府恐難輕易透過談判豁免鋼鋁關稅。川普及他的經濟團隊認為,全球鋼鋁貿易對美不公,原因在於他國政府(尤其中國)為自家業者提供補貼。

而稍早川普答應暫緩對加、墨全部銷美商品課25%關稅,是因這牽涉的是芬太尼、移民流入美國等非貿易爭端,當加墨願意加強邊界管控時就能轉圜。加墨也等於才暫時躲過全部銷美商品關稅,馬上鋼鋁產品又遭殃。

中國10日對美國出口的液化天然氣、煤、農業機械和其他產品課關稅,報復川普以管制芬太尼不力而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作為應對措施,加、墨和歐盟也都列出可能課關稅的美國產品清單。

歐盟當年回應川普1.0的金屬關稅時,對美國威士忌課25%關稅,後來美、歐達成暫緩的協議。然而暫緩協議即將到期,如無法再達成相關協議,歐盟將於今年4月1日將美國威士忌關稅翻倍至50%。

美國酒類協會(DISCUS)執行長史汪格(Chris Swonger)透過聲明指出,屆時歐盟關稅會為全美3000家小型釀酒商帶來「災難性後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