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主黨面臨解散 前主席劉慧卿憂其他組織步後塵

2019年後香港政治環境巨變,曾是香港議會第一大黨、立場相對溫和的民主黨也面臨解散,前主席劉慧卿直言,「如果一國兩制都容不下民主黨,這是很大的訊息」。她憂慮其他僅餘的組織也會步民主黨後塵。

成立於1994年的香港民主黨,曾是議會第一大黨,又曾與北京關係一度破冰,與中聯辦就香港政制改革方案達成共識,也因此引發黨內分裂和社會爭議。後來香港本土思潮崛起,不少新組織成立,民主黨一度在選舉中失利。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2020年實施國安法,2021年港府「完善」選舉制度後,民主黨絕跡於議會。4名民主黨成員因泛民主派初選案被控反國安法,罪名成立被判囚。

去年12月民主黨才進行領導層改選,相隔約2個月突然步向解散,劉慧卿接受中央社電話訪問時說,她也感到很突然,如果因財政問題,或改選領導層時沒有人參選,就可能要解散,但當時並沒有這方面的討論,「所以這是天下奇案」。

政圈則盛傳民主黨是收到有風險要解散的訊息,主席羅健熙沒有透露具體觸發解散的原因。

劉慧卿直言,「如果一國兩制都容不下民主黨,這是很大的訊息」。她憂慮其他仍然存在的組織,都可能要自己解散。

香港實施國安法後,不少公民組織及政黨解散,包括舉辦七一遊行的民陣、舉辦六四燭光晚會的支聯會,以及公民黨等。目前僅餘的政黨包括社民連,前主席梁國雄也因初選案被判囚。

外界有聲音認為,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政黨可發揮的空間非常少,或許是時候光榮引退。

不過,劉慧卿並不同意,認為民主黨可以繼續發聲,「雖然被邊緣化不可以參選議會,但黨友一直繼續工作,服務社區,有市民求助無門,很想找民主黨幫忙」。

回顧在民主黨多年的路,劉慧卿提到2010年步入中聯辦商討政改方案的事件。

當年公民黨及社民連發動「五區公投」爭取盡快實現真普選及廢除功能組別,民主黨沒有參與。時任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資深黨員張文光,走進中聯辦與時任副主任李剛會面,就政改方案達成共識,增加了直選議席,最終政改方案在民主黨支持下在立法會獲得通過。事件引起部分黨員不滿,有黨員退黨,社會也有不少聲音批評民主黨。

劉慧卿說,「最錯不是支持那個方案,而是走進中聯辦,很多香港人不喜歡那個地方。但你叫我回頭看,我都是支持走前一步,有些事不可以一步登天。以往每次港人要求普選,中國大陸說沒有,就完了,每次都是這樣。突然有一個走前一步的方案,當然要,我不覺得有錯。後來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都沒辦法」。

劉慧卿說,後來民主黨被其他組織攻擊,她也於2016年退下來。

對於民主黨多年來的起起跌跌,劉慧卿表示,這是很自然的事,有時多些人支持,有時少些人支持,期間也有新組織出現會分散選舉票源,這些也要接受,「要想怎樣做好些,票在市民手上,有本事就去爭取。」

劉慧卿是香港首位直選產生的立法會女議員,自1991年起連續參加過7屆立法會(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立法局)地區直選未輸過。迄今仍有外國媒體找她評論香港時事,她也有主持網路節目。

劉慧卿說會繼續原來的工作,對於會不會移民,她直截了當地說:「無」。她說,「也不會說永遠不會,英文叫never say never,但我今天還在,我們這麼多人被囚,我常去探視他們,到法庭聽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