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交易本質給台灣的警訊

美國總統川普積極調停俄烏戰火,只是沒料到,協商過程竟將烏克蘭晾在一邊。美俄積極會商,目前傳出來的條件,不但烏克蘭難以接受,也讓烏克蘭的歐洲盟友驚慌失措。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將出訪白宮,強調他將告訴川普,一旦烏克蘭落入俄國手中,等於向北京釋放中國有權入侵台灣的訊號。馬克宏解釋川普想要「做交易」。科技大亨馬斯克則說,川普在因應俄烏戰爭方面「極為務實」。美中台關係中,台灣會不會被務實地交易掉,怎能不防。



川普向來以「交易」為核心思維,其對外政策著重於短期利益最大化,而非長期戰略承諾。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直播中明確指出,川普在面對俄羅斯時「想要做交易」,但如果美國對普亭讓步,將導致烏克蘭在不利條件下屈服,並對中國釋放錯誤信號,使其更加膽大妄為地威脅台灣。這說明美國的戰略調整可能會讓台灣的安全環境更加脆弱。



美俄在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積極與俄方討論停戰方案。不止無視烏克蘭也將歐洲國家排除在外,顯示川普政府願意犧牲盟友來換取美國自身利益的態度完全不加隱晦。未來一旦台海局勢升溫,台灣能否獲得美國堅定支持,恐怕存在極大變數。



烏克蘭當初選擇全力倒向西方,依賴美國與北約的安全承諾,但如今卻發現華府的大門已逐漸關上。英國《經濟學人》指出,烏克蘭高層擔心川普可能推動一紙屈辱的停火協議,迫使烏克蘭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停止戰爭,並舉行可能導致政治分裂的選舉。這讓烏克蘭政壇產生「不祥預感」,擔心美國最終會將其拋棄。



相較於烏克蘭,台灣目前仍擁有較為穩定的內部局勢,但若長期將國安政策綁定美國,未來若華府為了自身利益而調整對中政策,台灣恐怕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因此,賴政府應吸取烏克蘭的經驗,避免盲目扈從美國,而忽視自身國際自主權與戰略靈活性。



就在美俄協商的同時,川普透露可能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並可能邀請習近平訪美,這顯示川普政府有意與北京展開更務實的互動。習近平與川普的對話,可能涉及放寬貿易關稅、TikTok的未來以及台灣議題。這種「交易」模式,使台灣應更加警惕,不應天真地認為美國會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定支持台灣。



馬克宏直言,美國若對俄羅斯示弱,將會讓中國更加有恃無恐,甚至認為可以對台動武。這說明歐洲盟友已意識到美國可能帶來的風險,而台灣政府卻仍未展現足夠的危機意識,這無疑是極為危險的。台灣的安全不應僅仰賴美國,賴政府必須認識到國際政治的現實,調整外交戰略,使其更加多元化,強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關係,來減少對美方的依賴。



川普政府對俄烏戰爭的處理方式,已經讓烏克蘭付出慘痛代價,台灣不應重蹈覆轍。賴政府應建立更廣泛更靈活的國際合作,以確保台灣能夠在國際變局中屹立。若持續一味扈從美國,恐怕終將發現,國際上從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