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影響生活模式 港人變胖
香港官員今天表示,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疫情影響了市民的生活模式,以致港人變胖,期間進行的調查顯示,約一半港人有超重及肥胖問題。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天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的相關質詢時說,衛生署約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2020至2022年度進行的調查顯示,當時18至84歲市民的超重及肥胖普遍率為51.3%,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
他說,當時肥胖率所以上升是因新冠疫情爆發,市民的生活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包括缺少體能活動,以及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但他說,肥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由1990年到2022年,全球肥胖流行率增加一倍多,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惡化。
盧寵茂並說,當局留意到,在新冠疫情之後,本地肥胖問題有顯著改善,包括市民的活動量有所上升,以及中小學生的肥胖及超重比率,由2021至2022學年度的21.2%,下降至去年度的17.9%,
據公布,港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新一輪人口健康調查,預期明年底會有結果。
根鎮據香港官方的定義,體重指標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其單位為公斤/平方公尺(kg/m2);本地成年人的體重指標在23至25以下屬超重,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天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的相關質詢時說,衛生署約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2020至2022年度進行的調查顯示,當時18至84歲市民的超重及肥胖普遍率為51.3%,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
他說,當時肥胖率所以上升是因新冠疫情爆發,市民的生活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包括缺少體能活動,以及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但他說,肥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由1990年到2022年,全球肥胖流行率增加一倍多,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惡化。
盧寵茂並說,當局留意到,在新冠疫情之後,本地肥胖問題有顯著改善,包括市民的活動量有所上升,以及中小學生的肥胖及超重比率,由2021至2022學年度的21.2%,下降至去年度的17.9%,
據公布,港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新一輪人口健康調查,預期明年底會有結果。
根鎮據香港官方的定義,體重指標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其單位為公斤/平方公尺(kg/m2);本地成年人的體重指標在23至25以下屬超重,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9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