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子遭診癌末「只剩3至6個月」 歷經190輪化療歷經十年抗癌路

美國女子遭診癌末「只剩3至6個月」 歷經190輪化療歷經十年抗癌路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科莫(Jamie Comer)過去被醫師診斷出罹患第四期大腸癌,甚至被斷言僅剩3到6個月壽命。但在科莫的努力下,她不僅抵抗病魔長達近十年,並在接受190輪化療、7次手術與至少60次掃描後,成為癌症患者的生存奇蹟。而如今,科莫已停止所有治療,轉為安寧照護,並呼籲社會大眾重視早期大腸癌篩檢。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科莫47歲時,在一次例行的血液檢查發現健康異常,隨後確診為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的晚期大腸癌。

科莫表示,當時醫師告知她左側肝臟有45顆腫瘤、右側有12顆,生存期極短。為了延長生命,她接受一套強度極高的治療計畫,每隔一週就需承受長達8至11小時、連續三天的化療過程,並在腹部植入輸注幫浦,將藥物直接送至肝臟。她描述該過程中常感「內臟如火燒般灼熱」。

雖然醫生在2016年便告知她情況不樂觀,科莫卻憑藉對家庭、尤其是當時年僅八歲的孩子的責任感,撐過無數次療程。

科莫坦言,若不是孩子讓她有了活下去的動力,自己可能早已放棄。在2024年4月之後,由於化療效果滴下的關係,科莫認為,繼續接受療程已無意義,所以決定結束治療,轉為安寧照護。

科莫強調,自己的經歷顯示出早期檢查的重要性,在自己被確診大腸癌的時候,其實官方建議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年齡是50歲,但自己確診時僅47歲。

科莫認為,如果當時指引已調整為45歲,也許病情能夠提早發現,避免發展至晚期。科莫也遺憾地表示「如果早篩能讓我被干擾18個月,那也比等到面對死亡判決強太多了。」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資料指出,結直腸癌仍是全美第三大男性癌症死亡原因與女性第四大癌症死因,預計2024年將造成約52,900人死亡。雖然自1980年代以來,因篩檢與生活型態改善使整體確診率下降,但在50歲以下族群,2012年至2021年間的發病率卻仍以每年2.5%的速度上升。

也因為如此,醫學界持續呼籲民眾提早接受篩檢,特別是有家族病史者,應於40歲接受檢查;若有直系親屬在40歲時被診斷,則建議提前至30歲。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