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物可分解
看更多新聞關鍵字 >>
從萬眾期待到謹慎看待 台灣未竟的PLA之夢

從萬眾期待到謹慎看待 台灣未竟的PLA之夢(5 個月前)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順德(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自2023年8月1日起,台灣環保署(現已升格為環境部)公布8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材質之免洗餐具」。回顧 詳全文

關鍵字:美國環境部咖啡年前立法院力成教育生物可分解咖啡膠囊農藥6000元6000限塑好市多減塑股價清理低碳美元基金麥當勞環保回收氣候變遷蘋果星巴克

中山大學大突破│環保塑膠「神奇自分解」勇奪國際獎項!

中山大學大突破│環保塑膠「神奇自分解」勇奪國際獎項!(5 個月前)

【警政時報 蔡宗武/高雄報導】 塑膠可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研發環保塑膠的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結構中,製備 詳全文

關鍵字:SDGs日本減塑環保生物可分解能源

減塑大突破!中山大學張耿崚團隊研發 創塑膠分解技術奪日發明展金獎

減塑大突破!中山大學張耿崚團隊研發 創塑膠分解技術奪日發明展金獎(5 個月前)

【記者李祖東/高雄報導】 塑膠可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研發環保塑膠的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結構中,製備出可於 詳全文

關鍵字:SDGs日本減塑環保生物可分解能源

減塑大突破!中山大學塑膠分解技術奪日發明展金獎

減塑大突破!中山大學塑膠分解技術奪日發明展金獎(5 個月前)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塑膠可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研發環保塑膠的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結構中,製備出可於 詳全文

關鍵字:減塑日本生物可分解SDGs環保能源

限塑新政策啟動 宜蘭縣即起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飲料杯

限塑新政策啟動 宜蘭縣即起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飲料杯(5 個月前)

地方中心/宜蘭報導(圖/宜蘭縣府環保局)行政院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訂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公告內容,宜蘭縣自113年1月1日起禁用一次性塑膠杯,飲料店提供飲料不得使用一次性塑膠杯, 詳全文

關鍵字:塑膠杯減塑環保環境部生物可分解行政院限塑

限塑新政策 宜蘭縣飲料店即起不得提供塑膠飲料杯

限塑新政策 宜蘭縣飲料店即起不得提供塑膠飲料杯(5 個月前)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宜蘭縣自113年1月1日起禁用一次性塑膠杯,飲料店提供飲料不得使用一次性塑膠杯,包含保麗龍杯及生物可分解塑膠,環境保護局配合政策上路,由局長許嘉琦帶隊宣導與稽查,落實源頭減塑。 詳全文

關鍵字:塑膠杯減塑環保環境部生物可分解限塑

宜蘭縣啟動限塑新政策 飲料店不提供塑膠飲料杯

宜蘭縣啟動限塑新政策 飲料店不提供塑膠飲料杯(5 個月前)

【記者 林明益/宜蘭 報導】宜蘭縣自113年1月1日起禁用一次性塑膠杯,飲料店提供飲料不得使用一次性塑膠杯,包含保麗龍杯及生物可分解塑膠。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配合政策上路,元旦首日由環保局長許嘉琦 詳全文

關鍵字:環保減塑塑膠杯生物可分解限塑環境部

生物可分解塑膠淪「問題兒童」?業者呼籲政府協助專屬回收管道

生物可分解塑膠淪「問題兒童」?業者呼籲政府協助專屬回收管道(5 個月前)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俗稱「生物可分解塑膠」的PLA塑膠不易自然分解,中央修法8月起八大場所禁止提供該類免洗餐具,業者批評形同直接「封殺」。台灣生質與永續材料產業協會上週四(7日)舉辦論壇 詳全文

關鍵字:減塑限塑生物可分解核能能源回收減碳環保環境部

2023創業歸故里競賽 竹縣「全球柑仔店」榮獲季軍

2023創業歸故里競賽 竹縣「全球柑仔店」榮獲季軍(5 個月前)

數位發展部辦理「2023創業歸故里創新創業競賽」,吸引全國超過100組新創團隊較勁,以新竹縣為推動場域的新創團隊「全球柑仔店」,提案「新竹金以竹代塑應用於負碳循環產業生態系」報名競賽,突破重圍勇奪 詳全文

關鍵字:低碳創業教育楊文科減碳生物可分解運動

公開減塑假象 綠色和平籲零售業停用可分解塑膠PLA

公開減塑假象 綠色和平籲零售業停用可分解塑膠PLA(2 年前)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綠色和平推動減塑,今年實地走訪調查超市與量販店,發現生鮮產品使用塑膠包裝比例高達9成,較2019年成長了4%,其中愛買、頂好與全聯增加最多,而在零售通路的蔬菜水果區 詳全文

關鍵字:全聯回收好市多家樂福投資減塑環保生物可分解食品

重點不在撿垃圾而在教育 RE-THINK團隊從海廢圖鑑到「回收大百科」的體悟

重點不在撿垃圾而在教育 RE-THINK團隊從海廢圖鑑到「回收大百科」的體…(4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環保運動蔚為風潮,每年全台有數百場的淨灘活動,幾乎是每週都在清,但垃圾卻怎麼也清不完。很多民眾認為海洋垃圾多從國外飄過來,不過,根據環保署最新統計,台灣每人每日的 詳全文

關鍵字:ESG回收基金寶可夢教育星巴克清理減塑溝通環保環保概念生物可分解病毒細菌行政院遊戲運動

家門口的生物多樣性——城市生活實現生物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

家門口的生物多樣性——城市生活實現生物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5 年前)

台灣地球日|吳宜靜 整理報導 我們可以從電腦螢幕看見世界美景,卻無法看見身邊的自然生態。其實,都市人缺的或許不只是自然環境,更需要的是一個把自然「看在眼裡,放在心裡,行在手裡」的一套價值觀。 詳全文

關鍵字:再生能源台北市台電地球日基金手機旅遊日本暖化東京核電植栽標章氣候變遷流感減碳狂犬病生物可分解盆栽碳排放禽流感空污能源農藥開工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