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整併有條件 金管會:設建議平台

「未來將常態性設置法規調整建議平台,讓金管會更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更接地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未來要設置常態性金融法規檢視鬆綁機制,讓金管會的政策反應速度更快。他也提到,金控整併若能增強競爭力、符合法令規範、兼顧股東權益及市場穩定,他均抱支持態度。



加速金融政策調整

彭金隆透露,金管會已委請金融研訓院、保發中心、證基會及聯徵中心,分別針對銀行、保險、證期與科技創新設置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學者專家、金管會及產業代表。機制設計由學者專家等外部人主導小組、主動發掘市場問題,希望藉此掌握快速變化市場及需求,金管會收到建言將快速評估、回應。



由於今年金融市場併購傳聞不斷,陸續傳出京城銀行找買家、新光金洽台新金重啟合併評估等,對於金控的整併案,彭金隆強調,金管會不會為支持而支持,還是要看個案對市場影響。但整體而言,對於強化金融市場穩定、有助於市場發揮效率的良質併購或合併案,金管會均抱支持態度。



助壽險接軌新標準

彭金隆認為,綜效難做量化驗證,但就事實觀察,過去十年金控規模已翻倍成長,從金控法設立至今,對金融市場影響相當顯著。隨金控成立後,因併入金控而減少的金融機構家數繁多,透過金融機構整併,讓台灣金融機構更具有國際競爭力,是不爭的事實。



國內壽險業對於2026年接軌IFRS 17(新財務會計準則)及TW-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出現雜音,由於這兩個制度十分複雜,即使從業人員也不一定清楚細節。但彭金隆仍表示,將如期於2026年推動保險業雙接軌,但會善用在地化及過渡性2大工具,協助產業順利接軌與調整。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