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產業獨尊 台綜院估成長3.57%

「地緣政治風險與氣候變遷仍是經濟發展的風險!」台灣綜合研究院(下稱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27日於財經論壇指出,台灣產業已轉變為高科技經濟型態,有助於台灣長期發展,但仍要關注經濟的下行風險。台綜院院長吳再益也指出,隨著民間消費回復正常與國際景氣改善,預估2024年經濟成長率達3.57%。



成長率估3.5%

劉泰英表示,台灣今年可以看到許多復甦的跡象,尤其是資通訊與AI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台灣已成高科技的新興經濟型態,其實對長期經濟發展有所助益。他也提醒,這類高技術、資本密集產業容易造成國民所得分配不均,加上兩岸關係、俄烏戰爭與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都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



台綜院指出,隨著薪資提升與股市創高帶來財富效果,帶動國內消費提升,預計實質民間消費成長2.75%;但民間投資則因為企業投資決策趨轉保守,估計成長率僅1.47%,整體仍存在下行風險,預估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3.57%。



集中少數產業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進一步說,儘管工業生產過去一年表現不佳,但今年生產指數一路上升,不過卻有產業極端差異化的狀況。他說,工業生產大量集中於半導體與電子光學等,傳統產業成長則預計低於整體水準。



他也指出,從「電力景氣指數」分析,台灣「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就佔了用電了6成以上,光台積電用電就比整個台北市要來得高。吳再益說,半導體產業受益AI需求發展,5月份電力景氣燈號也從穩定的綠燈轉為揚升的黃紅燈,產業景氣看望。



台股緩漲、難大跌

至於台股變動,劉泰英指出,由於科技產業發展與資進過剩,「台股要大跌不太可能,預計會緩步穩定成長」,尤其歷經三位總統,台灣已累計40多兆的超額儲蓄,加上在高鐵之後沒有重大投資,處於「錢沒有出路」的狀況,可能帶來錯誤投資的風險。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林蒼祥則說,台北國際電腦展時,許多國際大咖來台帶動台灣股市增長,尤其晶片龍頭輝達牽動台灣半導體、代工與水冷式散熱系統的生意,所以董事長黃仁勳預計還會再來台,到時他表示可以順利出貨的話,台股可能還有一波漲勢。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