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與大家一同走過的流金歲月」 重現月球岩石標本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在重新開館之際,除了精心策劃的開館展覽外,也在二、三樓長廊以「與大家一同走過的流金歲月」年表,說明過往近70年史博館於全球、臺灣之社會文化歷史座標中的多元角色,藉由物件、檔案文獻與歷史照片等圖像呈現「歷史中的歷史博物館」。

年表中,1970年所列的「月球岩石及登月史料特展」是史博館與美國新聞處合作舉辦的展覽,其淵源與1969年美國太空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的歷史事件有關,展出近代人類太空科技史,吸引了35萬參觀人次。此次展覽中,有一件特別的展品,一座20多公分的木座上鑲著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與一個壓克力小球,壓克力小球中有著 4顆米粒大小的月球岩石標本,這是當年太空人阿姆斯壯及艾德林所採集的部分月球岩石標本,1969年美國將這份別具意義的紀念品贈送給我國,後由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保存,直到1994年,再由中央研究院轉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收藏。

史博館對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借此件珍貴的藏品,表達誠摯謝意,讓《月岩》再度回到54年前在臺的首展地,搭配當年的展覽圖像於「與大家一同走過的流金歲月」年表中展出,重現這段歷史記憶,展期至今(2024)年4月28日止,竭誠歡迎大家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前來參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