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自然科甜味劑算泳池尿量 教師直呼題目可愛

113年度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出了1題有趣的考題,要考生判斷如何從不易被人體消化的甜味劑安賽蜜,推算游泳池內有多少尿液,解題老師直說題目非常「可愛」。

教育部今天邀請台北市萬華國中教師王美玲、台中市中港高中教師張文昭、台北市古亭國中教師劉權賢、新北市永平高中教師沈文俊分析國中會考自然科考題。4人認為試題難易適中、具鑑別度,有許多跨科整合、圖表及生活議題。

張文昭提到第32題,推測引用自1篇新聞報導,敘述優酪乳常見的甜味劑安賽蜜,不易被人體消化,而是直接由尿液排出體外。加拿大研究團隊便想到檢測游泳池內安賽蜜的濃度,藉此推估84萬公升的池水內,有約75公升的人類尿液。

特別的是,這題不是考計算,而是在引文中,刻意刪去了其中1段文字,要考生從4個選項中,找出最可能的句子。張文昭表示,從前後文可以合理推出,欠缺的資訊是「加拿大人尿液中安賽蜜的平均濃度」,題目出得相當讓人玩味。

王美玲表示,今年自然科考題的特色是「3多1沒有」,即文字多、情境多、圖表多,以及沒有太大的計算量。重視學生對於圖表的判讀、理解、分析與應用能力,而在選材上,今年比較強調能源、全球環境變遷議題。

劉權賢分析,以往考題多是直接要學生選出「對」或「錯」的選項,近年在108課綱的推動下,更加重視考How,也就是要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釋。他建議教師在課堂上,應提供更多探究與實作的機會,鼓勵學生多表達、思考和判斷。

沈文俊表示,今年命題很活潑,例如第31題考到陽光從窗戶照射進教室內的範圍,會隨著時間有變化。考生要讀懂題目,從資料中找出解題關鍵,並活用推理能力,才能正確判斷答案。

因應108課綱的變革,學生再也不是多做題目、多背答案,重點是素養能力。他建議學生在做試題卷時,應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甚至是答對了,也要知道為什麼答對。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