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薪傳歌仔戲劇團《兩生花劫》 當西方悲劇遇上東方哲思的雙面翻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精心策辦「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壓軸大戲—旗艦製作《兩生花劫》即將在6月7日至9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隆重上演。本劇由薪傳歌仔戲劇團製作,特邀知名詩人導演鴻鴻改編德國劇作家萊辛啟蒙時代名劇《艾米莉亞・嘉樂蒂》,將情節背景轉換為明末清初的江南與臺灣,展現亂世中的兩岸關係與臺灣民風,呼應現今臺灣對「轉型正義」的思考,也為這齣西方悲劇增添東方哲思及當代意涵,拓展原劇視野。

傳藝中心陳修程副主任表示,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深具指標意義,不僅向國人展現臺灣傳統戲曲的發展趨勢,更可作為世界認識臺灣的文化櫥窗。今年大廳旗艦《兩生花劫》由薪傳歌仔戲劇團與鴻鴻導演聯手打造,從人間國寶廖瓊枝藝師所堅守的傳統歌仔戲出發,翻轉及開創舞台新美學。藉由啟蒙時代世界經典的戲劇之力,賦予臺灣歷史意涵,省思現今關注的議題,相信定能激盪出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深厚的雙重底蘊,進一步與當代觀眾對話。

首次執導歌仔戲的鴻鴻導演指出,《艾米莉亞.嘉樂蒂》原劇角色鮮明、情節環環相扣,其中被威權迫害的女權、父權之下的女性思想更是戲曲中常見的題材,十分適合改編為歌仔戲劇本。《兩生花劫》將刺激觀眾反思性別與階級權力的關係,並探討受害者如何面對創傷後遺症──要追究、要原諒、要逃躲、還是要面對?企盼能成為這個MeToo時代的最佳證言。劇作更巧妙結合鳳甲美術館所授權的「望月」與「上山虎下山獅」兩幅刺繡,以能在同一繡品中呈現正反兩面截然不同圖像,寓意劇中主人翁雪娘的雙面人生。舞台設計宛如魔幻空間,呼應雙面繡翻轉概念,加上布匹流動騰挪,巧妙交織成樑柱或簾幕、海洋或街道,取法刺繡的尺幅千里,將現實詩意地縮放,折射出人物內在情感,必將一新耳目。

《兩生花劫》從製作、創作到演出,整個團隊金光閃閃。包括藝術總監廖瓊枝、製作人兼音樂設計柯銘峰、音樂配器郭珍妤,以及主要演員張孟逸、古翊汎皆為傳藝金曲獎得主;導演鴻鴻曾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等殊榮;影像設計王奕盛也是國際影像設計獎項的常勝軍,曾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投影設計金銀銅獎、法國NDA數位藝術與平面設計銀獎、英國明亮騎士劇場影像設計獎首獎。金獎團隊共同打造,成果令人期待。

《兩生花劫》由薪傳當家小旦張孟逸與帥氣小生江亭瑩領銜主演,廖玉琪、古翊汎、劉冠良、王台玲等青壯世代實力派演員同樣擔綱重任。全劇以歌仔戲曲調為主,加入原住民歌謠,並扣合情節安排演員以月琴說唱串接;上下半場時間相差二十年,地點由江南遷徙至臺灣,親王變成說唱乞兒、名妓變成商行闆娘、千金變成漁婦,角色生命際遇變化激烈,幾位硬底子演員可以在舞台上盡情飆戲,絕對是精彩可期。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