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戰略所博一黃國明 軍旅生涯締造多項第一 重返校園挑戰自己

「真不知道領帶是誰發明的,讓人如此拘謹!」淡江戰略所博一黃國明受訪時,筆挺的襯衫正經地打著領帶,如此幽默親切的開場,若不是早已做了功課,一時間只會認為他是有蓮獎學金的得主,開聊之後,發現這僅是他生命戰績的冰山一角。

黃國明曾創下令人驚異的成績,為中華民國陸軍第一位專科班出身的陸軍副司令,也是陸軍第一位航空兵科出身的中將副司令。過去統領至少上萬人編制和超過兩百架各型直升機的精銳部隊。如今卸下軍袍,摘下肩上的星芒,再次拾起筆,成為戰略所一名學生,轉換身分,讓歲月的淬鍊映照在書上的字裡行間,在學業上繼續接受挑戰。除了一圓未完成的讀書心願外,也希望能再創新巔峰,回饋社會。

提及投筆從戎,重返校園,黃國明自我解嘲地說:「人一輩子要讀多少書,都是命中註定的,小時候不讀,老了就要繼續讀。」提到自己曾是個不愛讀書的學生,民國67年考上龍華工專電子工程系,因為厭倦整天與微積分、電路板對話的功課,又時逢民國68年中美斷交,臺灣時勢非常緊張;只因生為年輕人,心中有股熱血,就想為國家做點甚麼,因此毅然決然在成功嶺結訓後就休學入伍,踏入軍旅。

然而,軍旅路從一開始就不順遂,家人的反對,老師的勸阻,都未澆熄決心,黃國明仍搭上火車一路向南,在鳳山開啟軍旅的扉頁。從軍談何容易,他表示第一天就不適應,但「路是自己選的,再苦也要走下去」,那些悲傷和辛苦,回頭看來都成為美麗回憶。在軍中的第一課,就是學會「莫忘初心」,因為軍旅任務中「孤立無援是常態,別的部隊也有任務無法支援」,最艱苦的時候只有自己能支援自己,面對困難想打退堂鼓時,就問自己「當初決心來這裡的目的達成了嗎?放棄只會浪費已經過的時間與生命,找到方法堅持下去,一定能突破困境」,就這樣在軍中一待四十多年。

秉持「絕不言敗,機會自在」的精神,黃國明一路承攬別人不願接的任務,打造一座座關於「第一」的里程碑,過程中體悟到「人生的機會是自己定義的,是主觀的,若能學會不排斥任何任務,自然就會碰到機會。沒人肯做,但你願意做的事,這就是機會。」所有的行業毫無例外,也都不容易,所以勇敢接下挑戰,戮力完成,再回頭看就明白這是把握機會。

一路走來,軍旅生涯教會的不僅是忍受並快速適應環境、調整及培養自己的想法,以及學習在有限資源下達成任務的生存能力,在屢次轉換部隊的過程,面對格格不入的環境,黃國明領會「社會是無情的,轉換心態,要先學會認識自己,藉由觀察環境裡的人事物,先融入,再調整。」無論擔任何種職務,都需要學習放棄自我中心,先適應環境,配合長官才能獲得信任,融入下屬才能帶領部隊,從此才是揮灑個人才華的開始。

正所謂「千兵易找,一將難求」,一位成功的領導者,除了先天上的人格特質外,願意忍受任何外部訓練的磨練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為領導力是培養而來,「一半是內心想法,一半是外在調整」,心境的訓練何其難,上位者也會時刻觀察,適時給予考驗,從中磨練心性,尋找接班人。最後,黃國明想給年輕學子一句話,「不去計較工作高低這句話沒有錯,若能調整心態,機會隨時都在。」他退役後,將所有軍中紀錄都留在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的隊史館裡,並留下「一個期待被超越的指揮官」為最後註解,鼓勵後進的學弟、同仁,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卸下軍服,但脫不掉一生經歷。黃國明退伍後想將軍中歷練與學術結合,在戰略所承接新身分,儘管同學仍會知道自己的身分,不自覺給予壓力,但在自我要求下,讀著讀著也讀出信心,讀出興趣。於是在拿到碩士學位後,再立定目標持續挑戰,攻讀博士,享受在學術領域的另一場知識旅程。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