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視訊系獲文化部校際最高補助 培育類型電影「聲」力軍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下稱視訊系)繼「電影聲音後製專班」後,再次以「類型電影聲音後製人才培訓專班」榮獲文化部影視局新年度的「電影人才培訓補助」,並得到校際申請最高補助的肯定。計畫主持人曹源峰副教授邀集了《周處除三害》聲音設計簡豐書、《月老》最佳音效高偉晏、《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等數名影視音界金獎師資蒞校授課,堪稱史上最強的「類型影視聲音課程」!

崑山科大視訊系獲得文化部影視局補助開設「類型電影聲音後製人才培訓專班」,今年4月已開始執行,不僅安排基礎觀念課程、技術實作、專業講座與業界參訪等逾120小時的課程規劃,課程師資更堪稱史上最強。計畫主持人曹源峰老師本身已有《粽邪3 鬼門開》、《女鬼橋1》、《返校》等類型電影的製作經驗,他更邀約目前影集與電影聲音後製圈炙手可熱的聲音設計師擔任講師,包含《周處除三害》聲音設計簡豐書、擬音指導楊家慎、《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聲音設計高偉晏、《Big》現場錄音師李育智,這群師資也都是2024台北電影獎「最佳聲音設計」的優秀入圍者。

除此之外,以《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創下台灣影史賣座第七名的程偉豪導演、類型電影金獎監製《返校》李耀華、話題影集《不夠善良的我們》詹子誼製作人等,皆是此專班一時之選的金獎師資,加上配樂名家李欣芸老師、陳建騏老師等人,也都將以實例解析「電影配樂」與「主題歌曲製作」等專業課程,精彩的講師陣容可說是金光閃耀的大師雲集,尚未開課前就已經獲得學員們熱烈討論。

曹源峰老師對文化部認可此計畫案的支持表示感激,補助案同時也肯定歷年來參與過崑山科大培訓專班的「金獎崑山幫」校友師資們,包括技術專精的高偉晏、王逸勳、蔡瀚陞、嚴振欽、趙冠衡、江翊寧等人,顯見這個培育政策長期對影視音產業的人才挹注多所助益。

曹源峰老師說明,國內OTT串流影音平台內容在疫情後深受台灣觀眾收視的喜愛,根據「EOL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的E-ICP消費者行銷資料庫」調查,在常看的OTT節目類型中,以影集/ 連續劇(59.3%) 比率最高,其次是電影(50.8%)、動漫(30.9%),可見影劇節目之於OTT內容的重要性,而其中「電影與台劇影集」更是收視主流。影院上映時叫好叫座的「類型電影」也一併帶動OTT平台觀眾收看的意願,以 2023 年票房前五名的台灣電影,Netflix 皆有上架也都搶佔收視排行榜,其中有四部都是「類型電影」的規格,包括《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粽邪3:鬼門開》、《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周處除三害》等。有鑑於此,曹源峰老師深感「類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而需才孔急,故將此人才培訓領域鎖定在「類型電影聲音後製」專班。

視訊系胡佩芸主任肯定專班開課的用心,她特別提到:「日前公佈的第26屆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中,有四位本系校友各以四部作品入圍,包含以《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入圍「最佳聲音設計」的高偉晏、以《八戒》入圍最佳聲音設計蔡瀚陞的《老狐狸》及入圍最佳美術設計的尤麗雯、以《周處除三害》入圍最佳視覺效果的陳姵均等,而這次擔任專班導師的王逸勳也是前年金鐘獎最佳聲音設計的得主,這幾位系友在學校即展現對聲音與美術、視覺設計的高度熱忱,加上在業界精益求精的努力,他們的好成績,母校同感榮耀並給予祝賀。」

本課程也於6月1日邀請到程偉豪導演講述「類型電影導演與聲音設計」的關係,他特別提到「Less is More」的觀念。參與專班的崑大碩班學員莊奇恩表示:「在程導演的各種影片舉例中,一步步拆解聲音設計與影像的配置,『Less is more』化繁為簡讓影片變得更有層次與張力。小時候看恐怖電影時,都會把聲音關掉或摀住耳朵,這樣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這才發現聲音在影片中根本太重要了!導演的功課不只要學習影像語言,更要學習與聲音專業人員溝通,好好運用聲音的敘事,用聲音表現出角色的細節、以聲音營造戲劇情境與氛圍,聲音的大小聲、質感、音場都會深深影響戲劇的推展,尤其配樂更是能引領觀眾定義情緒的廣度與深度。」

義守大學學員蔡孟廷也針對6月5日李耀華監製開設的「類型電影監製與聲音製作兼談台灣跨國合製」講座表示:「這次講座所聽到的資訊不輸給技術課程,老師分享的內容從企劃開發、專案的來源、劇本的發展、編劇的工作、版權、後期流程和製片要務等,各方面皆有精彩與充分的資訊量。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協助盧貝松導演《Lucy》的協拍經驗,導演為了讓畫面達到喜歡的色溫,燈光組要一戶戶把燈換掉,把招牌更新,這就是好萊塢有預算的做法,為了一個好的畫面可以這樣子堅持。老師也分享眾多版權的處理,包含華語電影翻拍權、影展放映、商業放映、甚至連誰授權,賣給你版權的人是不是真的有權利,包括產權鏈(Chain of Titles)的說明,都讓人大開眼界,她更舉例『音樂與歌曲版權』的重要性,這些絕不可以輕忽。」

視訊系準畢業生陳彥學也提到學長高偉晏老師在6月8日的豐富課程:「高老師分享許多他的作品,包括《月老》、《鬼家人》、《黑的教育》等,這個課又開啟了我聲音學習另一扇大門,門內是技藝、創意與科技的轟炸,老師上課時會先將音效關掉,讓我們想像這些畫面會有什麼聲音,我努力的挖掘腦袋裡的音效庫,但每一次老師解謎時,都會出現我意想不到,但卻是make sense的聲音,這些聲音感覺好順、好合理、好驚喜。比方說《月老》裡「牛頭馬面」的聲音,女聲融合男聲再疊上馬的音效、小男孩與老男人與牛的聲音竟然也可以交疊使用。老師鼓勵我們去拼貼、組合聲音,玩出新的音色,學習到很多聲音設計的方法,慢慢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 將來必會努力嘗試,我也想成為一個創造聲音的人。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