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剩餘資材開放撿拾屏東原鄉村民好評 延至7/10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今年首次試辦,開放國有林伐木跡地剩餘資材供屏東原鄉獅子鄉內獅村在地居民撿拾再利用;原開放撿拾到今天,因獲居民好評預計延至7月10日。

內獅村長周秋雄表示,開放撿拾措施對村民有很大幫助,平常村民自行山上撿拾木頭很費時,尤其現在又是農忙期,林務局將木材統一堆置幫居民省了許多力;原住民從以前就有燒木材習慣,至今家家戶戶還是有燒木材,希望未來能保持這項措施。

參與撿拾的內獅村民陳耀祖說,平常柴燒烘烤芋頭、地瓜等都會用到木材,老人家也習慣用柴燒煮地瓜、地瓜葉餵食家畜,「很需要這些木材」。

屏東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以往伐木作業承包廠商只將形質良好及具市場價值木材運離現場,留下形質較差枝梢材及廢材,待其自然分解;現代講求循環經濟,為再利用林業經營過程中所產生剩餘資材,今年首度試辦開放國有林伐木跡地剩餘資材,供獅子鄉內獅村在地居民撿拾,撿拾期間為1日至23日止。

屏東分署表示,居民肯定這項友善部落措施,有人說要拿木材居家裝置藝術品,也有人要作柴燒,不過時值部落農忙期,部落表達希望再延長撿拾期;分署回應需求,預計延長撿拾期間到7月10日,讓更多居民共享資源。

屏東分署說明,開放區域位於枋山溪流域的潮州事業區第33、34林班,是永續人工林木材生產區域,為降低居民進入作業道風險及提升撿拾意願,木材統一集中至臨時堆置場,考量居民平日農忙,例假日也開放撿拾;開放期間內,內獅村居民只須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即可進場撿拾,但不可使用機具,撿拾木材只供自用等非營利用途。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