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大地藝術季7/1開展 12作品相映花東農村美景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將於7月1日開展,邀民眾探尋地景藝術之美,在縱谷、南迴、海岸線及市區舉辦不同形態藝術展演及產業特色活動,12件作品「好有藝思」迎接遊客。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在2017年由當時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發起,以花東縱谷作為地域範圍,打造立基於生態美學之上的縱谷新品牌,以兼顧生態、生活、生產,使居住在花東甚至是外地的旅人,都能以新眼光看見縱谷之美。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東分署、花蓮分署今年首度合作,策畫地景藝術展,邀請韓國、日本、波蘭、南非、法國等國家,與台灣共12組藝術家到花東縱谷借景駐地創作,作品分別設置在富里鄉、池上鄉、關山鎮及鹿野鄉等地的秘境。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表示,「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以自然生態與農村景觀為舞台,在地人文風情做基底,結合在地景色與人文風情打造農村新風貌,每年都吸引國內外眾多粉絲前來朝聖、觀賞作品,並藉此到縱谷農村趴趴走遊,發掘農村有趣的休閒旅遊魅力,落實近年推動「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的目的。

今年邀請到5組國外藝術家、7組台灣藝術家參與創作,12件作品以不同的姿態,詮釋花東縱谷及農村的美麗和特色。

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長柯燦堂表示,縱谷大地藝術季的作品像是一扇扇的門,民眾觀賞作品同時也打開了探訪農村的門。這幾年常聽到特地來訪欣賞作品的民眾反映,既能享受藝術和大自然的洗禮,也品嚐到鮮美蔬果、料理和有故事的伴手禮,都讓人讚嘆。

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長林宏鳴指出,今年漂鳥197作品首次延伸到花蓮富里,拓展民眾欣賞花東縱谷美學的版圖,民眾隨作品體驗農村嶄新風貌,發掘花蓮和台東農村展現的特有風情,12件作品為花東縱谷增添值得一遊的新地標。

今年12件作品分別設置在鹿野2件、關山3件,池上3件及富里4件,藝術家以地景為主角,透過創作傳達自然景觀的生命力與獨特之美。民眾可安排花東小旅行慢慢觀賞,也可深度體驗農村好玩、好吃、好住、好買的悠閒樂趣。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