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獎啦!竹市「飄香五月節粽夏新食代」 獲獎健康料理食譜大公開

新竹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今(28)日於建華市民活動中心舉辦「2024飄香五月節粽夏新食代」健康套餐食譜徵選活動發表會,由副市長邱臣遠代表市長高虹安出席,頒發獎狀表揚獲選人,並鼓勵獲獎組別繼續為健康料理盡一份心力。此次獲獎健康食譜共有11個單位,運用巧思設計適合長者的健康粽子菜單,各獲獎作品將收錄成冊,並製成「健康套餐食譜」,供市民朋友參考製作。

邱副市長、衛生局長陳厚全在活動現場和本次得獎的東區科園社區發展協會,一同在台上製作荔枝優酪乳冰沙,推廣竹市在地優質荔枝,也推薦市民可以選擇在地當令蔬果,自己動手DIY夏日甜品,消暑又健康。

邱副市長表示,市府關心市民飲食營養健康狀況,其中長者常會出現「咬不動」、「吞不下」、「沒有牙齒」、「容易嗆到」等進食問題,在炎炎夏日更容易出現沒有胃口的狀況,進而導致營養不良,市府除持續推動全口假牙補助外,也持續針對長者餐食狀況做健康推廣改善,本次邀請社區及餐飲業者發揮創意,設計出符合夏季且質地適合長者好食用的套餐食譜,將這些食譜收錄成冊,選出優的作品展示,並頒發獎狀獎勵獲獎組別。

邱副市長說,市府也邀請產官學研跨界合作,日前已正式成立「新竹市食農教育推動會」並召開大會,全面推動竹市食農教育計畫;鼓勵市民朋友在地消費,除支持綠色經濟,更能吃得健康、新鮮,實現竹市「安全農食、安心選購、樂活食農、農業永續」的健康城市願景。

衛生局陳局長表示,竹市於三個行政轄區設有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及分中心,並由專業社區營養師進駐,自高市長上任後更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擴展社區營養照護服務量能,已陸續招募多位專業營養師加入竹市團隊,配合國健署政策,進入社區輔導社區共餐據點及餐飲店家,鼓勵共餐據點及餐飲店家製備適合長者咀嚼吞嚥的餐食;也會深入社區舉辦營養課程,教導長者有關質地調整及營養相關知識,讓長者能夠有足夠的正確的知識,回到家中發揮所學照顧需要被照顧的親朋好友,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的健康飲食,讓一家大小都能均衡營養,健康呷百二。

衛生局表示,恭喜社區組「東香里-爺奶養生餐」獲得「均衡全粽獎」,「科園社區發展協會-長情茄意龍舟趣」獲得「滑順好咬獎」,「新竹靜思堂C級長照站A組-夏季南瓜金晴餐」獲得「巧奪天工獎」,「水源社區發展協會-源源不絕活力來」、「新竹志工巡防協會社區關懷據點-彩色人生」、「海山社區發展協會-彩虹午愛食」、「富美宮老人會-健康餐」及「新竹靜思堂C級長照站B組-彩色蔬食午時菜」獲得「美味佳餚」殊榮;職業組「毅爾膳空廚-老當益壯、滿滿營養」獲得「均衡全粽獎」,「新竹市農會家政班-銀養健康餐」獲得「滑順好咬獎」,「秋盟健康吃-養身九久套餐」獲得「巧奪天工獎」,獲獎團隊的食譜整理後,將共同推出健康食譜,豐富的菜單讓長者能夠健康吃、快樂享用飲食,健康營養又均衡。

獲頒「均衡全粽獎」的「東香里-爺奶養生餐」組表示,端午節第一個想到的飲食就是粽子,過去的端午的飲食習慣常常以幾顆粽子就作為一餐,為了兼顧節慶與營養,除了選擇用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未精製榖類製成的粽子外,還搭配時令做出苦瓜鑲肉以及夏令水果拼盤,完整呈現了營養師所指導的「我的餐盤」飲食原則,以此達到營養均衡且足夠的一餐。

獲得「滑順好咬獎」的「科園社區發展協會-長情茄意龍舟趣」組表示,長者常因口腔問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為了顛覆對於質地調整飲食就是吃剁碎或攪成泥的印象,在食材選擇上就特別先挑選過,如魚的部分選擇無刺魚丁等,且烹調前會先將食材做不同的處理,烹煮時也不忘設計醬汁,利用醬汁及馬鈴薯泥增加食物的濕潤感,讓長者好咬好吞不怕嗆到噎到,再結合端午佳節將菜色設計成龍舟比賽,增加視覺趣味。

「巧奪天工獎」獲獎者「新竹靜思堂C級長照站A組-夏季南瓜金晴餐」表示,慈濟靜思堂平常作為社區共餐據點為供應素食,素食選擇較侷限,因此如何讓一份餐能夠令人印象深刻一直是準備餐食努力的方向之一,此次在設計時將龍舟的印象放入其中,將薑黃飯做成好入口的飯糰,並放置於粽葉上,設計成划龍舟的樣式,並利用食材原本的顏色,搭配刀工技巧,讓整個套餐的視覺饗宴更上一層樓。

現場有劉彥伶、蔡惠婷、吳旭豐、黃文政議員及李國璋、林彥甫議員代表以及27位里長親臨現場共同共襄盛舉。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