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鏡頭尋找真實的攝影初心 「寫實的純真:劉安明的紀實散策」線上展覽上線
扛著黑鮪魚的漁工、美濃惜字亭「送聖蹟」的祭典、香蕉採收者的休憩身影,這些勞動者及南臺灣傳統產業風景,呈現著多元而鮮活的地方日常。出生於屏東的攝影家劉安明(1928-2022),畢生致力拍攝臺灣南部,位於山海之間的鄉村小鎮,地方的風俗與生活,在他的鏡頭下顯出純樸且自然的樣貌。
劉安明15歲時在日本人所開設的「本多寫真館」擔任學徒,開始接觸攝影;1954年因臺灣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對於攝影證件照需求大增,他隔年便自立門戶開設「真藝相館」。劉安明以攝影謀生,同時探索著攝影創作的可能性;1960年代,他積極連結南部攝影同好,許多經典的作品在此時期完成,投稿國際攝影競賽亦屢獲佳績。劉安明以攝影紀錄了臺灣城鄉風貌的轉變,亦以寫實的精神,展現出社會的現實以及時代的純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魏竹君助理教授,從其撰研的劉安明攝影作品詮釋資料中,策劃「寫實的純真:劉安明的紀實散策」線上展,以「勞動、休憩與祭典的組曲」、「成長的印記」和「觀看的姿態」三個子題,在無遠弗屆網際網路中,提供大家閱讀劉安明作品的三種途徑。
透過館藏的劉安明攝影作品及底片數位化成果,本次線上展覽由兩千餘幅的影像中精選39件,展現攝影家跨越40年的創作歷程,以及他長期走訪包括美濃、旗山、東港、萬丹等高雄、屏東一帶的鄉鎮,用鏡頭所捕捉的臺灣南部閩、客以及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的生活面貌。在劉安明所持續關注的數個主題中,例如東港的漁業、王船祭,隘寮的原住民移墾區、美濃的惜字禮讚「送聖蹟」祭典,表現出臺灣社會在產業、宗教、水文地理上與生活的緊密連結,亦可察覺彼時樣貌與今日認知的差異。
劉安明晚年在訪談中曾說過:「寫實啊,越挖是越深吶,還是回到我們純真吧!」而1955年他在屏東市所開設的相館,取名為「真藝」,其含義即是期許自己莫忘追求「真實」與「純真」的攝影初衷。此線上展以「寫實的純真」為名,乃延展日語的「寫真」一詞成為「『寫』實的純『真』」來說明劉安明寫實攝影歷時不變的核心精神。秋高氣爽時節,邀請您一同從影像中閱讀劉安明寫實的純真。
劉安明15歲時在日本人所開設的「本多寫真館」擔任學徒,開始接觸攝影;1954年因臺灣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對於攝影證件照需求大增,他隔年便自立門戶開設「真藝相館」。劉安明以攝影謀生,同時探索著攝影創作的可能性;1960年代,他積極連結南部攝影同好,許多經典的作品在此時期完成,投稿國際攝影競賽亦屢獲佳績。劉安明以攝影紀錄了臺灣城鄉風貌的轉變,亦以寫實的精神,展現出社會的現實以及時代的純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魏竹君助理教授,從其撰研的劉安明攝影作品詮釋資料中,策劃「寫實的純真:劉安明的紀實散策」線上展,以「勞動、休憩與祭典的組曲」、「成長的印記」和「觀看的姿態」三個子題,在無遠弗屆網際網路中,提供大家閱讀劉安明作品的三種途徑。
透過館藏的劉安明攝影作品及底片數位化成果,本次線上展覽由兩千餘幅的影像中精選39件,展現攝影家跨越40年的創作歷程,以及他長期走訪包括美濃、旗山、東港、萬丹等高雄、屏東一帶的鄉鎮,用鏡頭所捕捉的臺灣南部閩、客以及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的生活面貌。在劉安明所持續關注的數個主題中,例如東港的漁業、王船祭,隘寮的原住民移墾區、美濃的惜字禮讚「送聖蹟」祭典,表現出臺灣社會在產業、宗教、水文地理上與生活的緊密連結,亦可察覺彼時樣貌與今日認知的差異。
劉安明晚年在訪談中曾說過:「寫實啊,越挖是越深吶,還是回到我們純真吧!」而1955年他在屏東市所開設的相館,取名為「真藝」,其含義即是期許自己莫忘追求「真實」與「純真」的攝影初衷。此線上展以「寫實的純真」為名,乃延展日語的「寫真」一詞成為「『寫』實的純『真』」來說明劉安明寫實攝影歷時不變的核心精神。秋高氣爽時節,邀請您一同從影像中閱讀劉安明寫實的純真。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1 13:41:34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