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華收藏展開幕暨新書發表會 來成大一睹齊白石、張大千、范曾大師作品
世界知名藝術藏家張惠華教授即日起到12月21日,在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舉辦個人收藏展,展出30多幅齊白石、張大千、溥心畬、范曾等大師佳作;今舉辦【會心之眼-張惠華收藏展】 開幕暨新書發表會,吸引眾多貴賓到訪,11月6日也將舉辦【會心之眼講座】,與校內師生分享藝術的能量。
在香港出生的張惠華教授,於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取得美國馬塞諸塞大學安默斯特校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ssachusetts)生物化學學士、美國塔夫斯大學醫學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解剖與組織化學碩士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醫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chool of Medicine)病理學博士,是世界知名神經細胞學家、病理學家、毒物學家以及環境衛生科學家,目前為美國著名的阿肯瑟醫科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 for Medical Sciences, UAMS)的病理學與藥理毒理學終身名譽教授,也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客座講座教授,積極協助成功大學教育轉型與推動國際化發展。1999 年曾受邀來臺協助吳成文院士創立國家衛生研究院。張惠華教授除了在國際醫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更是一位熱愛藝術的收藏家,他相信藝術應該為大眾共享,並自 2011 年起積極與臺南市文化局、新營文化中心、臺南文化中心、臺南美術館、臺南總圖書館及臺灣各大藝廊合作,舉辦了多場展覽,分享他的珍貴藝術收藏,讓更多人都能接觸到國內外的藝術作品。
「雖然我的專長是醫學,但興趣卻是藝術收藏」,張惠華教授致詞時表示,因神的恩賜讓他「有緣」收藏大師的作品,可對他來說,這只是個考驗,讓他有機會分享所擁有的珍寶,「藝術不僅是收藏,而是屬於大家的。」希望這次展出的作品,能帶給下一代有所啟發,因為年輕人才是未來的主人,希望學生們在成大這麼好的環境中學習,同時也能透過收藏展,感知藝術的能量,歡迎踴躍參加。
張惠華教授表示,36副作品包含鍾馗、菩薩、羅漢與歷史傳奇人物,每一幅作品都隱藏值得思考和令人覺醒的內涵,「會心之眼」有如會心一笑一般,眼睛看到的與心靈感受到的皆同樣美麗,「花非花、花中有智;佛非佛、佛中見性」,盼能藉由每件作品背後的含義,啟發觀者的心靈,喚醒大眾的美感和道德觀念。
國立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致詞時表示,說到臺南就會想到成大,學校的發展史跟臺南文化古都息息相關,這次能藉由這次的展覽,讓更多臺南鄉親走進成大,來藝術中心參觀張惠華教授的收藏展。成大除了重視學生的專業實力,也重視生命教育、美感教育,張教授為學生做了最好的示範,不僅是國際知名的病理學家,同時也是相當有名的藝術鑑賞家,從古典藝術到新興畫家都是他的藏品。
「如果從5、6百位學生當中能夠感動其中百分之一的學生就夠了」,沈孟儒校長表示,去年謝謝張教授受邀參與學校2023藝術講座,當時受到全校師生極大的迴響,張教授「知恩、感恩、回饋」的人生態度,讓他再次回到成大,展出30多件個人收藏的世界著名畫作,並親自導覽、舉辦講座,讓學生了解藏品背後的故事,「再次感謝張教授給成大機會,希望接下來每年都能合作,繼續在成大藝術中心展覽。」
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致詞表示,張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病理學家,但內心卻是浪漫的藝術家,這個天秤兩端毫無關聯的學科,卻在張教授的身上看到完美的融合。每次與張教授談論藝術的時候,發現他總是用理性的方式,討論浪漫的故事,去年畢卡索逝世50週年紀念的展覽也請到張教授演講,得到非常大的迴響,當時很多人都很遺憾沒有為精彩的講座留下紀錄。
葉澤山副市長表示,要特別感謝成大沈孟儒校長,促成「你可能不知道的張大千與畢卡索」這本書出版,書中透過張教授理性與浪漫的藝術觀點,一探藝術大師的風采,感謝沈校長的用心;同時也希望這些珍貴價值連城的畫作,能帶給學生不同的啟發,今年是臺南400年,相信這本書跟展覽也會成為府城很重要的文化印記,「謝謝大家,這個城市因各位的努力更加美好。」
臺南藝術大學邱上嘉校長致詞指出,國立大學扮演城市很重要的角色,尤其南藝大與藝術息息相關,如何讓這個城市更美麗,做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大學,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直以來與成大也有很多課程與師資上合作的機會,未來希望能透過藝術與成大有更多連結,同時也希望這個豐富的張惠華收藏展,有機會能夠來到溪北在南藝大展出。
「張惠華教授這樣一個藝術的人才被醫學拖走了,才讓我有空間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蕭瓊瑞名譽教授致詞時開玩笑地說,自己與張惠華教授相知相惜,今天看到許多貴賓齊聚一堂相當感動,尤其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是張惠華的第一個伯樂;也感謝成大出版《你可能不知道的畢卡索和張大千:The Untold Stories of Picasso & Zhang Daqian》這本書,「這大概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版這樣的書籍,眾人為了一個城市的偉大而努力,令人歡欣與動容。」這次展覽展出到12月21日,豐富的藏品絕對讓大家一飽眼福,收穫滿滿。
在香港出生的張惠華教授,於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取得美國馬塞諸塞大學安默斯特校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ssachusetts)生物化學學士、美國塔夫斯大學醫學院(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解剖與組織化學碩士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醫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chool of Medicine)病理學博士,是世界知名神經細胞學家、病理學家、毒物學家以及環境衛生科學家,目前為美國著名的阿肯瑟醫科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 for Medical Sciences, UAMS)的病理學與藥理毒理學終身名譽教授,也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客座講座教授,積極協助成功大學教育轉型與推動國際化發展。1999 年曾受邀來臺協助吳成文院士創立國家衛生研究院。張惠華教授除了在國際醫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更是一位熱愛藝術的收藏家,他相信藝術應該為大眾共享,並自 2011 年起積極與臺南市文化局、新營文化中心、臺南文化中心、臺南美術館、臺南總圖書館及臺灣各大藝廊合作,舉辦了多場展覽,分享他的珍貴藝術收藏,讓更多人都能接觸到國內外的藝術作品。
「雖然我的專長是醫學,但興趣卻是藝術收藏」,張惠華教授致詞時表示,因神的恩賜讓他「有緣」收藏大師的作品,可對他來說,這只是個考驗,讓他有機會分享所擁有的珍寶,「藝術不僅是收藏,而是屬於大家的。」希望這次展出的作品,能帶給下一代有所啟發,因為年輕人才是未來的主人,希望學生們在成大這麼好的環境中學習,同時也能透過收藏展,感知藝術的能量,歡迎踴躍參加。
張惠華教授表示,36副作品包含鍾馗、菩薩、羅漢與歷史傳奇人物,每一幅作品都隱藏值得思考和令人覺醒的內涵,「會心之眼」有如會心一笑一般,眼睛看到的與心靈感受到的皆同樣美麗,「花非花、花中有智;佛非佛、佛中見性」,盼能藉由每件作品背後的含義,啟發觀者的心靈,喚醒大眾的美感和道德觀念。
國立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致詞時表示,說到臺南就會想到成大,學校的發展史跟臺南文化古都息息相關,這次能藉由這次的展覽,讓更多臺南鄉親走進成大,來藝術中心參觀張惠華教授的收藏展。成大除了重視學生的專業實力,也重視生命教育、美感教育,張教授為學生做了最好的示範,不僅是國際知名的病理學家,同時也是相當有名的藝術鑑賞家,從古典藝術到新興畫家都是他的藏品。
「如果從5、6百位學生當中能夠感動其中百分之一的學生就夠了」,沈孟儒校長表示,去年謝謝張教授受邀參與學校2023藝術講座,當時受到全校師生極大的迴響,張教授「知恩、感恩、回饋」的人生態度,讓他再次回到成大,展出30多件個人收藏的世界著名畫作,並親自導覽、舉辦講座,讓學生了解藏品背後的故事,「再次感謝張教授給成大機會,希望接下來每年都能合作,繼續在成大藝術中心展覽。」
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致詞表示,張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病理學家,但內心卻是浪漫的藝術家,這個天秤兩端毫無關聯的學科,卻在張教授的身上看到完美的融合。每次與張教授談論藝術的時候,發現他總是用理性的方式,討論浪漫的故事,去年畢卡索逝世50週年紀念的展覽也請到張教授演講,得到非常大的迴響,當時很多人都很遺憾沒有為精彩的講座留下紀錄。
葉澤山副市長表示,要特別感謝成大沈孟儒校長,促成「你可能不知道的張大千與畢卡索」這本書出版,書中透過張教授理性與浪漫的藝術觀點,一探藝術大師的風采,感謝沈校長的用心;同時也希望這些珍貴價值連城的畫作,能帶給學生不同的啟發,今年是臺南400年,相信這本書跟展覽也會成為府城很重要的文化印記,「謝謝大家,這個城市因各位的努力更加美好。」
臺南藝術大學邱上嘉校長致詞指出,國立大學扮演城市很重要的角色,尤其南藝大與藝術息息相關,如何讓這個城市更美麗,做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大學,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直以來與成大也有很多課程與師資上合作的機會,未來希望能透過藝術與成大有更多連結,同時也希望這個豐富的張惠華收藏展,有機會能夠來到溪北在南藝大展出。
「張惠華教授這樣一個藝術的人才被醫學拖走了,才讓我有空間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蕭瓊瑞名譽教授致詞時開玩笑地說,自己與張惠華教授相知相惜,今天看到許多貴賓齊聚一堂相當感動,尤其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是張惠華的第一個伯樂;也感謝成大出版《你可能不知道的畢卡索和張大千:The Untold Stories of Picasso & Zhang Daqian》這本書,「這大概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版這樣的書籍,眾人為了一個城市的偉大而努力,令人歡欣與動容。」這次展覽展出到12月21日,豐富的藏品絕對讓大家一飽眼福,收穫滿滿。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02 14:43:5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