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沒有圍牆的國際教學基地! 林業保育署攜手南庄賽夏蓬萊部落與政大簽訂MOU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期推動與原住民族自然資源共管,其中於南庄賽夏蓬萊部落的推動成果,已逐漸吸引國內外相關領域之關注,今(113)年,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及民族學系於實地參訪後,認為極適合以蓬萊部落作為教學基地,讓國內外青年學子及相關研究者,實地瞭解臺灣公私部門推動原住民族自然資源共管與多元綠色森林產業發展,並進行原民傳統智識交流。此一構想獲得國立政治大學校方支持,並與林業保育署及賽夏蓬萊部落達成共識,於今(6)日共同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除了於亦為國有森林的南庄賽夏傳統領域範圍建立教學基地,深化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傳承與人才培育外,更希望將「里山賽夏PakaSan」的精神與成果拓展至國際,成為臺灣面向世界的璀璨名片。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保護森林,絕對不是僅靠大量的金流,封閉式的守護林地。南庄賽夏蓬萊部落運用原住民傳統智慧結合以部落為本的林業保育政策,已在日前第16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向國際展現以傳統智慧落實生物多樣性的最佳典範。今天南庄成為國際教學基地,將能進一步透過向世界接軌、發聲,影響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林業政策,展現臺灣踐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行動目標的影響力。

林華慶說明,林業保育署與苗栗縣南庄賽夏蓬萊部落於2018年簽訂夥伴關係,以部落傳統文化舉辦和解儀式,開啟雙方合作的序幕。當時部落長老根誌優特別說明:「希望能與政府進行實質的合作,提振族人生計,但也不希望落入以往只拿政府補助的模式」,於是林業保育署研擬並投入各項新興政策工具與輔導措施,部落進而自主成立合作社,發展生態旅遊、林下經濟、森林療癒與人工林經營管理等多元綠色森林產業,有效改善族人經濟狀況,過往部分族人曾迫於生計鋌而走險成為山老鼠,如今因為深深理解自己日漸改善的生計完全受惠於森林帶來的各項服務價值,因而搖身一變成為堅定守護家園的「護林虎」。

銓敘部部長施能傑表示,我長期在政大任教,也親自造訪南庄,親身感受這間沒有圍牆的教室所承載的生態意義及豐富的里山意涵,只有真正的去到南庄,才能真正感受到山林政策對於山村居民的重要性及影響力。林署長以實際的案例讓我了解,如何透過翻轉山林經營模式,改善族人的生活,找回族人的自信,這是南庄這個個案最讓我感動之處。今天能在此親自見證林業保育署與政大一同在南庄賽夏,讓國內外青年學子及相關研究者,在這沒有圍牆的山林教室間,實地瞭解臺灣原住民共管與多元綠色森林產業,更能進一步探究政府山林資源治理的公共服務價值,深感意義非凡。簽署備忘錄之後,未來南庄會有田野調查與走讀課程,紀錄、整理部落歷史與自然資源知識,也會協助培力部落強化觀光導覽及外語解說能力,接下來豐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會,非常令人期待。

林業保育署與南庄賽夏的共管合作經驗與成果,影響力不斷擴散,前於111年榮獲國發會政府服務獎,並透過成為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會員,今年9月於2024亞太永續發展國際論壇(ISAP 2024),向全球展現公私協力最佳典範,另於日前榮獲銓敘部公務人員傑出貢獻團體獎肯定。

國立政治大學認為林業保育署與賽夏族人在南庄的原住民保留地與國有林區所推動的山林共管與綠色森林產業發展,可做為未來政府推動區域治理與山村經濟發展的典範,更可作為國際許多森林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參考借鏡;該校年年招收許多國際學生,而政大的畢業生向來也是政府文官的重要主力,透過與林業保育署及南庄蓬萊部落攜手合作,由教師帶領學生至部落參訪深刻體驗部落文化及生態永續精神後,啟動國內首座沒有圍牆的森林教室建置計畫,導入政大教學能量與國際交流資源,以合作備忘錄內容為基礎,由政大在蓬萊部落成立「PakaSan國際教學基地」,開設田野調查與走讀課程,紀錄、整理部落歷史與自然資源知識,並舉辦鄉村整體規劃工作坊,與部落共同發展以原住民族土地文化為基礎的空間規劃,除可協助培力部落強化觀光導覽及外語解說能力,亦增益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機會。

林業保育署表示,這次的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體現對過去的反思,更展望於未來。期待透過這座沒有圍牆的森林教室,吸引更多的學生或社會各界參與原住民自然資源管理及生態智慧傳承,共同實踐山林永續願景;並將持續致力新林業與生物多樣性政策的推動,與全國各原住民族群深化夥伴關係,讓世界看到台灣攜手部落,展現自然資源治理的創意與實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