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 超馬協會第三度榮獲「金質獎」肯定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以下簡稱超馬協會)繼108年和111年後,今年再一次榮獲內政部113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今(6)日下午在政大公企中心進行頒獎,超馬協會由理事長郭豐州代表受獎。郭理事長表示感謝內政部的肯定,多次獲獎也代表協會一直在投入公益服務的道路上努力不懈。
內政部為鼓勵社會團體積極投入公益服務及參與公益活動,特於每年年初展開評選計畫,本次共計評選出10個金質獎團體與20個銀質獎團體,由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親自頒發獎項,肯定並感謝這些團體長期以來對社會公益的投入與奉獻。超馬協會從各類領域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通過評鑑選拔,第三度獲得最高等級的金質獎,是對協會公益努力的獎勵。超馬協會從草創時就將「結合運動與慈善公益」列為本會四大任務之一;與漸凍人協會長期合作,利用賽事宣傳鼓勵參賽跑者小額捐款幫助漸凍人獲心靈的照護,至今累計將近新台幣520萬元的愛心款項。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四大任務之一的「落實綠色賽事概念」,在極端氣候頻繁出現、人類飽受經濟與氣候威脅的當下,利用賽事推動實踐環境永續,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13氣候行動,並以此為行動重心。
超馬協會自111年起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在環境部指導下,與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和政策中心、工研院碳專家合作下,制定了路跑賽事碳足跡盤查規則,讓全國路跑賽事都可以經此規則了解並計算賽事產生多少碳足跡與熱點,進而在下一次舉辦時消除或降低熱點,幫助賽事節能減碳,並將目標放在聯合國與國際奧會所訂定的2040年運動領域淨零碳排。除了響應氣候行動之外,超馬協會還關心其他聯合國永續發展的指標的實踐,例如:負責任的消費、男女平權等。為了彰顯運動賽事在聯合國各項永續發展指標的努力成果,超馬協會還支援亞洲與大洋洲超馬賽事聯盟(Asia& Oceania Ultrarace Alliance, AOUA),發行「運動永續標籤」,讓運動永續在實踐上有量化的成果回報工具。超馬協會更巧妙地將公益慈善和綠色賽事兩任務相互結合,在賽事報名時就提供選項給報名者,如果不需要紀念衫和紀念獎牌,可以選擇不領,將此物資製作費轉捐給漸凍人協會;使得一個措施就能滿足賽事節能減碳和公益慈善的任務功能。
近年來,評選標準將公益範圍擴大,除了社會福利與慈善,更期望在體育休閒、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等不同領域的團體,都發揮各自特有的影響力,讓社團不再只有團體會務運作更可兼負社會使命。郭理事長表示,協會本就是社會公益團體,要持續在公益路上努力不懈,藉著推展超馬運動的同時,實踐其他對有利於社會的公益。
內政部為鼓勵社會團體積極投入公益服務及參與公益活動,特於每年年初展開評選計畫,本次共計評選出10個金質獎團體與20個銀質獎團體,由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親自頒發獎項,肯定並感謝這些團體長期以來對社會公益的投入與奉獻。超馬協會從各類領域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通過評鑑選拔,第三度獲得最高等級的金質獎,是對協會公益努力的獎勵。超馬協會從草創時就將「結合運動與慈善公益」列為本會四大任務之一;與漸凍人協會長期合作,利用賽事宣傳鼓勵參賽跑者小額捐款幫助漸凍人獲心靈的照護,至今累計將近新台幣520萬元的愛心款項。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四大任務之一的「落實綠色賽事概念」,在極端氣候頻繁出現、人類飽受經濟與氣候威脅的當下,利用賽事推動實踐環境永續,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13氣候行動,並以此為行動重心。
超馬協會自111年起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在環境部指導下,與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和政策中心、工研院碳專家合作下,制定了路跑賽事碳足跡盤查規則,讓全國路跑賽事都可以經此規則了解並計算賽事產生多少碳足跡與熱點,進而在下一次舉辦時消除或降低熱點,幫助賽事節能減碳,並將目標放在聯合國與國際奧會所訂定的2040年運動領域淨零碳排。除了響應氣候行動之外,超馬協會還關心其他聯合國永續發展的指標的實踐,例如:負責任的消費、男女平權等。為了彰顯運動賽事在聯合國各項永續發展指標的努力成果,超馬協會還支援亞洲與大洋洲超馬賽事聯盟(Asia& Oceania Ultrarace Alliance, AOUA),發行「運動永續標籤」,讓運動永續在實踐上有量化的成果回報工具。超馬協會更巧妙地將公益慈善和綠色賽事兩任務相互結合,在賽事報名時就提供選項給報名者,如果不需要紀念衫和紀念獎牌,可以選擇不領,將此物資製作費轉捐給漸凍人協會;使得一個措施就能滿足賽事節能減碳和公益慈善的任務功能。
近年來,評選標準將公益範圍擴大,除了社會福利與慈善,更期望在體育休閒、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等不同領域的團體,都發揮各自特有的影響力,讓社團不再只有團體會務運作更可兼負社會使命。郭理事長表示,協會本就是社會公益團體,要持續在公益路上努力不懈,藉著推展超馬運動的同時,實踐其他對有利於社會的公益。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06 17:47:1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