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 現蹤頻率增並發展鯨豚聲學

推動東部海域抹香鯨等物種研究,花蓮福爾摩沙協會「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公布今年觀察結果,現蹤頻率為17.24%,較去年顯著增加;並收集水下聲音數據,發展鯨豚聲學。

花蓮福爾摩沙協會創辦人廖鴻基執行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自2023年至2025年為期3年。這項計畫結合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等單位的支持,並在眾多民間贊助者的協助下,攜手合作蒐集影像、聲音與航跡等寶貴資料,目的在深入了解抹香鯨的行為模式及其在東部海域的分布情形,並推動海洋保護與教育的普及。

協會今天公布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抹香鯨在東部太平洋海域的出現頻率顯著提升,顯示抹香鯨在台灣東部海域存在,已不再是罕見的現象。今年共進行29次航班,並成功目擊鯨豚群體28次,目擊率高達96.55%。其中,抹香鯨的出現頻率達到17.24%,較去年顯著增加,成為今年研究的焦點。

花蓮福爾摩沙協會總幹事藍振峰表示,這項計畫的成果不僅在於鯨豚目擊率的提升,還在於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對於了解抹香鯨在東部海域的活動範圍、行為模式及生態環境有更深入的認識。尤其在與其他鯨豚物種,如飛旋海豚、花紋海豚等的資料對比中,抹香鯨的出現次數明顯增加,反映了東部海域的生態變化。

由於鯨豚是海洋哺乳動物,牠們通過聲波進行覓食、探索海底環境以及與同伴社交互動。根據不同種類的鯨豚,所發出的聲音頻率和持續時間不同。這些聲音可以包括(口卡)嗒聲、口哨聲、脈衝叫聲、尾鰭拍打水體聲以及身體躍出海面的撞擊聲等。

藍振峰指出,隨著水下聲學技術的發展,鯨豚聲學(Whale Acoustics)研究逐漸成為研究鯨豚行為的重要手段。今年在水下聲學的運用上取得顯著進展,透過移動式和固定式的設備,計畫團隊不僅成功錄製了151筆原始聲音資料,還將107筆清晰可用的資料整理成頻譜並進行分析。

這些資料對於研究鯨豚的行為模式及聲音識別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特別是利用固定式設備建置的接收器,可以長時間記錄鯨豚經過、停留和離開期間的聲音數據,進而識別不同年齡和性別的鯨豚個體,並研究群體的遷徙模式與社交行為。

廖鴻基指出,計畫的名稱「π」代表了海洋無窮盡的循環、抹香鯨尾鰭的形狀,並與計畫的航線規劃相呼應。未來,計畫將持續擴大調查範圍,探索其他大型鯨種的生態,並通過數據分析進一步理解抹香鯨的行為模式、分布範圍及其生態需求。這些數據將成為建立台灣太平洋抹香鯨群資料庫的基石,為科學研究和保護工作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隨著計畫的推進,團隊將持續蒐集更多影像、聲音和航跡資料,並深入分析鯨豚的行為模式、生活空間與物種分布等。

明年計畫將開放報名,邀請更多海洋愛好者參與,親自出海,親眼見證這些海洋奇觀,並共同記錄珍貴的海洋數據。此外,也將在全台各地巡展,將這些來自太平洋的海洋紀錄與數據讓更多人了解,並呼籲大家共同關注海洋生態的保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