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文出書細數台灣美術先行者 見證近代發展史

台灣有不少藝術家走出學術殿堂,除了帶領新的創作觀念,也身體力行讓生活走入藝術,「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今天在台北國際書展會場,介紹這些台灣美術的先行者。

李賢文去年出版「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一書,撰寫他近身觀察20位台灣前輩藝術家的第一手報導,並附上他以這些先行者為主角的水墨創作,見證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史。

李賢文表示,過去數十年他因為「雄獅美術」編務工作的關係,認識許多台灣美術家,體認到這些畫家不只是畫家,更是生活的實踐者。

李賢文舉「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為例表示,顏水龍做了許多創作以外的事,被當時不少同行認為不夠專注,但顏水龍回應說,他如果只作畫,他的畫不過是給有錢人放在客廳裡,但如果投入工藝創作,卻能讓這些作品進入尋常人家,進而提升台灣人的生活品味。

李賢文也提到膠彩畫家林之助曾在1960至70年代在台中開「孔雀咖啡廳」,不但把這裡當成藝文中心,連咖啡杯及擺飾都很講究。林之助與許多膠彩畫家因戰後被定位為「東洋畫家」而遭到漠視,在他爭取正名後,地位也獲得提升。

李賢文2018年曾追隨畫家楊三郎的腳步,赴日本寫生,體驗楊三郎創作「東尋坊」的過程,在海邊斷崖處作畫,「想像75歲的楊三郎在這裡畫畫,喜歡寫生的我跟喜歡寫生的前輩,在東尋坊隔空對話,互相感應。」

李賢文表示,「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書中20位藝術家,目前碩果僅存的就是高齡97歲的雕刻家李再鈐,近期李再鈐將推出個人回顧展,李賢文說,「這些藝術家讓這本書彷彿獲得某種力量,帶著大家繼續往前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