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啟動補助計畫 力推智慧農業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表示,農業現在面臨3大挑戰,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之路,縣府因此啟動補助計畫,歡迎有意願建置或擴增「智慧農業」科技相關設備的農民提出申請。
為提升農業生產技術,雲林縣政府自民國112年底推動「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迄今已成功為13名農民建置智慧農業設備,累計補助逾新台幣500萬元。雲林縣農業處今天舉辦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說明會,多名農民現場展示成果。
張麗善表示,縣內務農人口近半,卻面臨人力老化、缺工、氣候等問題,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之路,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資通訊技術相結合,使農民達到省工、省時、省水,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
在北港鎮種植有機芽菜的洪正欣表示,芽菜是高耗水的農業,導入芽菜培植系統,可24小時全時環境控制,包括水分、濕溫度等可遠端控制,達到精準農業,節省30%用水量和節省9成人力,同時產量和品質皆大幅提升,間接也降低生產成本。
雲林縣農業處長魏勝德指出,今年度補助計畫即日起至3月24日開放申請,分為智慧農業設備和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兩項計畫都可補助50%額度,最高補助上限分別為30萬元、100萬元。
魏勝德說明,計畫通過審核後,除提供補助外,更將定期前往案場視察,即時與農民溝通找尋問題,盼每案申請者都可成為模板,讓更多人願意踏入智慧農業。
為提升農業生產技術,雲林縣政府自民國112年底推動「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迄今已成功為13名農民建置智慧農業設備,累計補助逾新台幣500萬元。雲林縣農業處今天舉辦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說明會,多名農民現場展示成果。
張麗善表示,縣內務農人口近半,卻面臨人力老化、缺工、氣候等問題,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之路,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資通訊技術相結合,使農民達到省工、省時、省水,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
在北港鎮種植有機芽菜的洪正欣表示,芽菜是高耗水的農業,導入芽菜培植系統,可24小時全時環境控制,包括水分、濕溫度等可遠端控制,達到精準農業,節省30%用水量和節省9成人力,同時產量和品質皆大幅提升,間接也降低生產成本。
雲林縣農業處長魏勝德指出,今年度補助計畫即日起至3月24日開放申請,分為智慧農業設備和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兩項計畫都可補助50%額度,最高補助上限分別為30萬元、100萬元。
魏勝德說明,計畫通過審核後,除提供補助外,更將定期前往案場視察,即時與農民溝通找尋問題,盼每案申請者都可成為模板,讓更多人願意踏入智慧農業。
- 記者: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0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