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延伸藝術特展 「檔案/現成物」開幕

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AAA)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主辦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延伸藝術特展「檔案/現成物」,於3月29日在C-LAB正式開幕,展期至4月13日。開幕活動吸引近百位藝文界人士出席,包括C-LAB董事長彭俊亨、參展藝術家及策展團隊等;另於3月30日舉辦「捕風捉影」工作坊,帶領民眾手繪小型動力裝置。
「檔案/現成物」以藝術家林煌迪自2021年啟動的「重整作用_文賢油漆工程行異地保存計畫」為核心,展出臺南獨立藝術空間「文賢油漆工程行」營運19年間累積的跨領域藝術合作與創作實驗,局部重現文賢油漆行的空間結構,探索藝術空間如何成為創作本身,重新思考藝術生產、保存與再現的可能性,亦象徵今年適逢25週年的「文賢油漆工程行」邁入新的階段。
展場地面以石灰粉繪製平面圖,並設置舊招牌、平台及鐵塔架構,觀眾可攀爬上平台俯瞰全場。藝術家以大型投影幕營造出戶外電影院氛圍,場內各處隱藏著招牌作品符號「外星人/搖尾貓」,供觀眾發現驚喜;場內的飛碟學步車、電風扇、水塔、水管、舊木椅等現成物,結合簡單的機械動力裝置及天馬行空的創意,使展場充滿趣味與巧思,交織懷舊與新奇感受。
展覽邀集14組共29位藝術家參與,包括王婉婷、王瑞亨、陳信成、林碗茜、王閔儀、陳思婕、陳毅哲、林建志、李承亮、李耀生、曾偉豪、簡琿瑛、葉子啟、徐均育等。開幕當日,旅法藝術家簡琿瑛(Bonnie)帶來行為藝術表演《你要來一碗麵嗎?》,以現場泡製並分送泡麵的方式,象徵「世界可以因分享而變得更好」,藉此邀請觀眾參與並建立關係。
亞洲藝術文獻庫臺灣研究員汪怡君分享,「文賢油漆工程行」為亞洲藝術文獻庫「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收錄的重要檔案之一。自2000年以來,該空間持續探索藝術與空間的關係,挑戰檔案梳理保存的既有模式,試圖延續精神風土與關係網絡,並重新定義藝術與非藝術的界線,本次在C-LAB的展覽設計也讓觀眾不僅是旁觀者,而能成為檔案意義生產的一部分。
3月30日舉行的「捕風捉影」創意工作坊,由藝術家林煌迪與王婉婷帶領30多位學員,以剪貼與手繪製作動態剪影作品,細雨綿綿不減學員熱情,名額全數額滿,無論大人或小孩皆沉浸於創作,以簡單的貓形紙版為發想基礎,加上「搖擺器」的動態平衡機制,讓作品可「擺動尾巴」,增添視覺趣味。
「檔案/現成物」打破藝術與檔案的界線,透過藝術家、策展人與觀眾的共同參與,形塑新的空間敘事,展覽將配合4月11日開幕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持續展至4月13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1 11:59:5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