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戰痘迷思 跟風保養不是萬靈丹
不少人冒過痘痘,春夏交替更容易誘發或惡化。衛福部食藥署今天提醒,抗痘大作戰,正確治療與保養不可輕忽,皮膚科醫師破除狂塗外用藥、跟風保養「早C晚A」等迷思,避免誤踩雷區。
長痘痘可不是青春期專屬,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由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明正確抗痘觀念。
痤瘡就是俗稱的青春痘,是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食藥署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治療青春痘的藥品可分為外用藥與口服藥,常見的外用藥類型包括過氧化苯、外用抗生素、外用A酸、外用杜鵑花酸等。
當外用藥效果有限,或青春痘較為嚴重,醫師會建議使用口服藥,主要有口服抗生素、口服A酸、口服荷爾蒙藥品(適用於女性)等選擇。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口服A酸製劑是處方藥,經就醫診斷後才能使用。
黃毓惠現場破除抗痘迷思,首先外用藥不是塗越多越有效,外用過氧化苯、外用A酸可能引起乾燥、刺激或脫皮,外用抗生素要注意抗藥性問題,使用時都應注意避免過量,同時建議搭配保濕並加強防曬。
她特別強調,口服A酸效果雖好,也有禁忌症如致畸胎性,「在懷孕婦女的使用是屬於絕對禁止」,女性使用A酸治療的前1個月到停藥後1個月,皆須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高脂溶性特性則可能讓藥品分泌到乳汁中,哺乳婦女也不建議使用。即使外用A酸僅局部吸收,考量到對胎兒的風險,仍不建議使用。
近期流行白天維生素C類、晚上維生素A類的「早C晚A」的保養方式,黃毓惠直言「不贊成跟風」,很多網紅推薦,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不管是A醇、A醛、A酸等都會刺激皮膚,使用不當反傷臉,近期就收治1名這類患者,就醫時臉頰泛紅、出現皮屑,使用乳液後才改善。
此外,黃毓惠提醒,有些人會在洗澡時順便洗臉,洗太燙對皮脂層的傷害會加深,臉上有痘痘的時候也避免直接擠,否則無法達到改善作用,還增加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風險。
長痘痘可不是青春期專屬,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由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明正確抗痘觀念。
痤瘡就是俗稱的青春痘,是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食藥署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治療青春痘的藥品可分為外用藥與口服藥,常見的外用藥類型包括過氧化苯、外用抗生素、外用A酸、外用杜鵑花酸等。
當外用藥效果有限,或青春痘較為嚴重,醫師會建議使用口服藥,主要有口服抗生素、口服A酸、口服荷爾蒙藥品(適用於女性)等選擇。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口服A酸製劑是處方藥,經就醫診斷後才能使用。
黃毓惠現場破除抗痘迷思,首先外用藥不是塗越多越有效,外用過氧化苯、外用A酸可能引起乾燥、刺激或脫皮,外用抗生素要注意抗藥性問題,使用時都應注意避免過量,同時建議搭配保濕並加強防曬。
她特別強調,口服A酸效果雖好,也有禁忌症如致畸胎性,「在懷孕婦女的使用是屬於絕對禁止」,女性使用A酸治療的前1個月到停藥後1個月,皆須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高脂溶性特性則可能讓藥品分泌到乳汁中,哺乳婦女也不建議使用。即使外用A酸僅局部吸收,考量到對胎兒的風險,仍不建議使用。
近期流行白天維生素C類、晚上維生素A類的「早C晚A」的保養方式,黃毓惠直言「不贊成跟風」,很多網紅推薦,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不管是A醇、A醛、A酸等都會刺激皮膚,使用不當反傷臉,近期就收治1名這類患者,就醫時臉頰泛紅、出現皮屑,使用乳液後才改善。
此外,黃毓惠提醒,有些人會在洗澡時順便洗臉,洗太燙對皮脂層的傷害會加深,臉上有痘痘的時候也避免直接擠,否則無法達到改善作用,還增加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風險。
- 記者: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