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話我童年的花」 重拾兒時繽紛記憶
畫家、作家劉墉作畫超過半世紀,留下許多精采畫作,近期出版「話我童年的花」,重拾兒時記憶裡的繽紛印象與動人味道。
劉墉在書中表示,每個人都懷念童年的食物,因為有媽媽的味道;懷念童年的花,是因為有童年的味道。
劉墉表示,花就像人,想畫得好,除了解它、撫摸它,最好還把自己變成它,「當你變成它,會驚訝地發現:奇怪!為什麼即使狂風驟雨之後折斷的枝葉、凋零的花朵,還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即使是蟲咬的、風摧的,那些斑駁殘破仍然美。」
劉墉表示,他作畫半個多世紀以來,愈來愈覺得花鳥跟人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餐風飲露、吞吐日月、愛恨交織,「這本書裡的文章,表面說的是花,實際談的是情,愛情、親情、友情、世情、人情、未了情……現在的我,看花、愛花、畫花、變成一朵解語花。」
劉墉在書中介紹近30種花,從日常常見的金銀花、玫瑰花、七里香、杜鵑花、茉莉花、朱槿,山林間遇見的夾竹桃、野薑花、曼陀羅、山茶,鄉間小路上的咸豐草、酢漿草、牽牛花、雞冠花、桑樹、薜荔,都在劉墉細膩勾勒之下,展現動人丰采。
劉墉在世界各地舉行過30多次個展,在兩岸出版文學著作、繪畫理論、工具書及畫冊100餘種,作品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各國文字。
劉墉在書中表示,每個人都懷念童年的食物,因為有媽媽的味道;懷念童年的花,是因為有童年的味道。
劉墉表示,花就像人,想畫得好,除了解它、撫摸它,最好還把自己變成它,「當你變成它,會驚訝地發現:奇怪!為什麼即使狂風驟雨之後折斷的枝葉、凋零的花朵,還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即使是蟲咬的、風摧的,那些斑駁殘破仍然美。」
劉墉表示,他作畫半個多世紀以來,愈來愈覺得花鳥跟人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餐風飲露、吞吐日月、愛恨交織,「這本書裡的文章,表面說的是花,實際談的是情,愛情、親情、友情、世情、人情、未了情……現在的我,看花、愛花、畫花、變成一朵解語花。」
劉墉在書中介紹近30種花,從日常常見的金銀花、玫瑰花、七里香、杜鵑花、茉莉花、朱槿,山林間遇見的夾竹桃、野薑花、曼陀羅、山茶,鄉間小路上的咸豐草、酢漿草、牽牛花、雞冠花、桑樹、薜荔,都在劉墉細膩勾勒之下,展現動人丰采。
劉墉在世界各地舉行過30多次個展,在兩岸出版文學著作、繪畫理論、工具書及畫冊100餘種,作品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各國文字。
- 記者: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4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