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3月底漏水被稱零星個案免罰 議員轟放水
大巨蛋漏水頻傳,民眾黨市議員陳宥丞批市長蔣萬安曾說漏一次罰10萬,但3月底的漏水卻稱未達標準不罰,認為市府全面放水,要求回溯開罰;蔣萬安允給體育局處理。
蔣萬安今天至議會接受質詢,議員陳宥丞指出,蔣萬安曾說大巨蛋漏水一次就開罰遠雄新台幣10萬元,但3月30日中華職棒賽事也漏水、球迷被影響到換位置卻未開罰。
蔣萬安說,體育局回報,影響範圍未達契約開罰標準所以未罰;陳宥丞批評,蔣萬安打臉自己的承諾,且不管是BOT合約或是營運契約,沒有提過「零星漏水」就不罰,現在市府自創名詞還不敢罰遠雄,根本是全面放水。
蔣萬安表示,有找技師公會到現場,結案報告指出有改善,之前是漏水影響範圍很大、約200個座位,3月底的漏水影響約10個位子;陳宥丞要市府不要幫遠雄開脫。
陳宥丞並說,施政報告裡對大巨蛋的營運績效評估、年度績效考核、申請國際賽事標準、藝人意見等隻字未提,他要求除了回溯開罰遠雄漏水,還要把這些內容補正。
陳宥丞指出,大巨蛋從2023年開幕至今24度漏水、累積開罰190萬元,蔣萬安每次都說會嚴格要求遠雄,如同咒語一樣在喊,但都沒有做到,要求蔣萬安肩膀硬起來;蔣萬安允諾會請體育局處理,也有相關標準並成立考核績效委員會。
體育局則以新聞稿回應,大巨蛋漏水改善情形已於今年2月7日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現場勘查先前漏水區域,確認無漏水情形已大幅改善,並持續要求遠雄加強巡檢維護,如發生零星漏水,須與主辦單位共同保障消費者權益,並進行改善,整體改善成效則納入營運績效評估考核,並無放水。
體育局說,要求遠雄限期於113年10月31日前完成漏水改善工程,經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於113年11月12日及19日兩次勘查,確認多處區域仍有持續性漏水現象,因此兩度累計開罰190萬元。遠雄後續回覆已於113年11月30日完成改善,並承諾將長期觀測,確保場館正常營運狀態。
體育局說明,今年2月7日再次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現勘先前漏水區域,未再發現漏水,認定整體大範圍持續漏水問題已有大幅改善,而3月30日漏水屬零星個案,當下即要求遠雄會同中職立即協助觀眾換位保障消費權益,且該區域現已改善未再有漏水狀況,故未開罰,體育局會持續督導遠雄維護場館設施,整體改善成效將納入營運績效評估考核。
體育局指出,市府已成立大巨蛋營運績效評估會,由4名北市府機關代表及5名外聘專家學者,共9名委員組成,後續將依程序召開113年度營運績效評估會議評定成效、進行考核,一切均基於促參法與契約基礎上善盡督導之責。
蔣萬安今天至議會接受質詢,議員陳宥丞指出,蔣萬安曾說大巨蛋漏水一次就開罰遠雄新台幣10萬元,但3月30日中華職棒賽事也漏水、球迷被影響到換位置卻未開罰。
蔣萬安說,體育局回報,影響範圍未達契約開罰標準所以未罰;陳宥丞批評,蔣萬安打臉自己的承諾,且不管是BOT合約或是營運契約,沒有提過「零星漏水」就不罰,現在市府自創名詞還不敢罰遠雄,根本是全面放水。
蔣萬安表示,有找技師公會到現場,結案報告指出有改善,之前是漏水影響範圍很大、約200個座位,3月底的漏水影響約10個位子;陳宥丞要市府不要幫遠雄開脫。
陳宥丞並說,施政報告裡對大巨蛋的營運績效評估、年度績效考核、申請國際賽事標準、藝人意見等隻字未提,他要求除了回溯開罰遠雄漏水,還要把這些內容補正。
陳宥丞指出,大巨蛋從2023年開幕至今24度漏水、累積開罰190萬元,蔣萬安每次都說會嚴格要求遠雄,如同咒語一樣在喊,但都沒有做到,要求蔣萬安肩膀硬起來;蔣萬安允諾會請體育局處理,也有相關標準並成立考核績效委員會。
體育局則以新聞稿回應,大巨蛋漏水改善情形已於今年2月7日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現場勘查先前漏水區域,確認無漏水情形已大幅改善,並持續要求遠雄加強巡檢維護,如發生零星漏水,須與主辦單位共同保障消費者權益,並進行改善,整體改善成效則納入營運績效評估考核,並無放水。
體育局說,要求遠雄限期於113年10月31日前完成漏水改善工程,經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於113年11月12日及19日兩次勘查,確認多處區域仍有持續性漏水現象,因此兩度累計開罰190萬元。遠雄後續回覆已於113年11月30日完成改善,並承諾將長期觀測,確保場館正常營運狀態。
體育局說明,今年2月7日再次會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現勘先前漏水區域,未再發現漏水,認定整體大範圍持續漏水問題已有大幅改善,而3月30日漏水屬零星個案,當下即要求遠雄會同中職立即協助觀眾換位保障消費權益,且該區域現已改善未再有漏水狀況,故未開罰,體育局會持續督導遠雄維護場館設施,整體改善成效將納入營運績效評估考核。
體育局指出,市府已成立大巨蛋營運績效評估會,由4名北市府機關代表及5名外聘專家學者,共9名委員組成,後續將依程序召開113年度營運績效評估會議評定成效、進行考核,一切均基於促參法與契約基礎上善盡督導之責。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怡璇、黃麗芸台北1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