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主播挺台南鳳梨 幽默點出媒體圈忌吃旺來文化
台南關廟金鑽鳳梨進入產季,除搶攻外銷市場,國內也有許多忠實主顧,兩名新聞女主播近日先後在社群網站推薦,還意外帶出媒體圈忌吃鳳梨,怕工作「旺來」有趣文化。
新聞主播林靖芬日前在個人臉書(Facebook)發文,分享親自品嚐金鑽鳳梨經驗,不僅大讚香氣濃郁、果芯可食,還幽默揭露新聞圈中辦公室「鳳梨,忌吃!」
林靖芬指出,媒體圈坊間長期流傳,若在編輯台吃鳳梨,新聞案件會像開了水龍頭一樣湧現,從早忙到晚、甚至深夜收不了工,因此鳳梨、鳳梨酥、甚至鳳梨汁,在新聞部內經常被戲稱為「不定時炸彈」。
林靖芬貼文引起眾多媒體人與網友共鳴,也意外掀起一波民俗討論熱潮;民視另一名主播劉方慈也在臉書發文分享,有朋友寄來金鑽,還沒切就香氣濃郁,果肉金黃細緻,難怪是外銷日星等級,妙的是,收到鳳梨隔天,台股就從單日最大跌幅漲回來,果然是旺來。
劉方慈指出,以後金鑽鳳梨可以跟「綠色乖乖」並列,成為國民祈求庇佑必備,希望在辦公室被鳳梨包圍加持,能讓收視率爆表,也分享給大家,祝業績長紅,好運旺來。
有網友留言引述文化工作者「璽硯老師」解說指出,在台灣民間信仰與生活習俗中,鳳梨因台語發音為「旺來」,長久以來被視為好運與財富的象徵,無論是過年、拜拜、開市、入厝、考試、婚宴等場合,幾乎是不可或缺吉祥水果。
但也因為「旺來」象徵意涵,在某些工作性質特殊單位,如警局、消防隊與醫院急診室,反而被視為「禁忌之果」,因業務量太大往往不是好事。
璽硯老師指出,這些禁忌其實並非針對鳳梨本身,而是語言與職場性質結合後的文化心理反應,民俗講究話吉利,但也重視話頭要避忌,對這些單位而言,重點在於「團體的心安與氣氛」,不是迷信,而是文化體貼。
林靖芬在貼文中不忘呼籲大眾支持台灣在地果農,並分享剩一半的鳳梨留給還在辛苦工作的朋友,盼象徵將好運與甜蜜分享出去。
新聞主播林靖芬日前在個人臉書(Facebook)發文,分享親自品嚐金鑽鳳梨經驗,不僅大讚香氣濃郁、果芯可食,還幽默揭露新聞圈中辦公室「鳳梨,忌吃!」
林靖芬指出,媒體圈坊間長期流傳,若在編輯台吃鳳梨,新聞案件會像開了水龍頭一樣湧現,從早忙到晚、甚至深夜收不了工,因此鳳梨、鳳梨酥、甚至鳳梨汁,在新聞部內經常被戲稱為「不定時炸彈」。
林靖芬貼文引起眾多媒體人與網友共鳴,也意外掀起一波民俗討論熱潮;民視另一名主播劉方慈也在臉書發文分享,有朋友寄來金鑽,還沒切就香氣濃郁,果肉金黃細緻,難怪是外銷日星等級,妙的是,收到鳳梨隔天,台股就從單日最大跌幅漲回來,果然是旺來。
劉方慈指出,以後金鑽鳳梨可以跟「綠色乖乖」並列,成為國民祈求庇佑必備,希望在辦公室被鳳梨包圍加持,能讓收視率爆表,也分享給大家,祝業績長紅,好運旺來。
有網友留言引述文化工作者「璽硯老師」解說指出,在台灣民間信仰與生活習俗中,鳳梨因台語發音為「旺來」,長久以來被視為好運與財富的象徵,無論是過年、拜拜、開市、入厝、考試、婚宴等場合,幾乎是不可或缺吉祥水果。
但也因為「旺來」象徵意涵,在某些工作性質特殊單位,如警局、消防隊與醫院急診室,反而被視為「禁忌之果」,因業務量太大往往不是好事。
璽硯老師指出,這些禁忌其實並非針對鳳梨本身,而是語言與職場性質結合後的文化心理反應,民俗講究話吉利,但也重視話頭要避忌,對這些單位而言,重點在於「團體的心安與氣氛」,不是迷信,而是文化體貼。
林靖芬在貼文中不忘呼籲大眾支持台灣在地果農,並分享剩一半的鳳梨留給還在辛苦工作的朋友,盼象徵將好運與甜蜜分享出去。
- 記者: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4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