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6000起家內受虐兒案 近2成是過動等特殊需求
兒虐事件頻傳,衛福部統計,去年逾6000起家內受虐兒案件中,有過動、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占近2成。另接受家外安置的受虐兒中,含身障、發展遲緩在內的特殊需求者近3成。
面對遲緩、過動等特殊需求的孩子,若家長仍只是當成一般孩子來教養,往往會因為「管不動」陷入膠著,甚至可能忍不住訴諸本能動手,衛生福利部今天舉辦「擁抱孩子的不一樣」記者會,邀來多名專家分享特殊教養策略。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簡報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6%至8%的兒童有發展遲緩。國內6歲以下兒童通報比例僅4.3%,實際接受療育者更只有2.7%,顯示許多孩子仍未被發現或介入。
張秀鴛表示,在兒少保護實務工作中,常見許多個案,因家長不願面對兒少的特殊狀況,或對發展遲緩、特殊身心狀況的辨識不甚理解,以致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部分會透過打罵等方式管教。
她以2024年統計數據為例說明,6080起家內受虐兒少案件中,有過動、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占近2成。此外,因受虐並接受家外安置兒少中,含身障、發展遲緩在內的特殊需求者近3成,認為「這應該是被低估了」。
衛福部也調查,未成年(卑)對長輩(尊)暴力事件中,行為人67.5%有特殊身心狀況,其中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為大宗、占22.7%,自閉症居次17.8%,其他還有情緒障礙、憂鬱症、注意力不集中等,且以國小階段相對嚴重,直逼8成。
針對家長如何教養ADHD孩子,開業臨床心理師金融分享4招,包括「建立固定作息與規律生活」、「指令簡單清楚,一次一件事」、「善用正向鼓勵與獎勵制度」及「分段完成任務,降低挫折感」。
臨床心理師金融說明,建立固定起床、吃飯、寫功課、睡覺時間的規律生活,能讓孩子降低焦慮及衝動行為;ADHD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處理訊息能力有限,應用簡單明確的語句下達指令,減少大聲催促,以溫柔堅定口吻說話。
同時建議家長要多多稱讚孩子具體行為。臨床心理師金融表示,可以建立完成任務給予獎勵的制度,每天結束時親子一起回顧「今天做得最棒的3件事」,透過正向回饋,提升孩子自信;將大任務切成小步驟,例如功課分成2次寫,使用計時器幫助建立時間感,並不吝鼓勵孩子所有的小進步。
面對遲緩、過動等特殊需求的孩子,若家長仍只是當成一般孩子來教養,往往會因為「管不動」陷入膠著,甚至可能忍不住訴諸本能動手,衛生福利部今天舉辦「擁抱孩子的不一樣」記者會,邀來多名專家分享特殊教養策略。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簡報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6%至8%的兒童有發展遲緩。國內6歲以下兒童通報比例僅4.3%,實際接受療育者更只有2.7%,顯示許多孩子仍未被發現或介入。
張秀鴛表示,在兒少保護實務工作中,常見許多個案,因家長不願面對兒少的特殊狀況,或對發展遲緩、特殊身心狀況的辨識不甚理解,以致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部分會透過打罵等方式管教。
她以2024年統計數據為例說明,6080起家內受虐兒少案件中,有過動、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占近2成。此外,因受虐並接受家外安置兒少中,含身障、發展遲緩在內的特殊需求者近3成,認為「這應該是被低估了」。
衛福部也調查,未成年(卑)對長輩(尊)暴力事件中,行為人67.5%有特殊身心狀況,其中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為大宗、占22.7%,自閉症居次17.8%,其他還有情緒障礙、憂鬱症、注意力不集中等,且以國小階段相對嚴重,直逼8成。
針對家長如何教養ADHD孩子,開業臨床心理師金融分享4招,包括「建立固定作息與規律生活」、「指令簡單清楚,一次一件事」、「善用正向鼓勵與獎勵制度」及「分段完成任務,降低挫折感」。
臨床心理師金融說明,建立固定起床、吃飯、寫功課、睡覺時間的規律生活,能讓孩子降低焦慮及衝動行為;ADHD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處理訊息能力有限,應用簡單明確的語句下達指令,減少大聲催促,以溫柔堅定口吻說話。
同時建議家長要多多稱讚孩子具體行為。臨床心理師金融表示,可以建立完成任務給予獎勵的制度,每天結束時親子一起回顧「今天做得最棒的3件事」,透過正向回饋,提升孩子自信;將大任務切成小步驟,例如功課分成2次寫,使用計時器幫助建立時間感,並不吝鼓勵孩子所有的小進步。
- 記者: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