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乳癌與罕見副作用 46歲導遊重新擁抱人生
「走過病痛,我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今年46歲的貝貝(化名)曾是歐洲導遊,被第3期HER2乳癌打亂日常,治療過程,罕見副作用纏身,但她咬牙挺過,重新擁抱美麗人生。
貝貝回憶,乳癌在她的家族裡不是第1次出現,媽媽與姊姊也都曾罹癌,看見媽媽為她擔憂,內心的不捨化為前進力量,成為她堅持抗癌重要動力。完成乳癌治療後,遭遇罕見免疫副作用「副腫瘤症候群」,免疫系統攻擊小腦,造成她語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難,治療挑戰更甚一般病友。
貝貝花了2年多的時間積極復健,努力恢復語言與行動能力,雖然仍有後遺症,她選擇走出去,安排旅行,如前往峇里島放鬆身心,重新找回生活的節奏與熱情。
她說,她想鼓勵其他病友,「這段時間撐過去之後,回頭看,妳會感謝當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舉辦乳癌學習營。活動中,不僅貝貝分享生命經歷,更邀請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鍾奇峰、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介紹各類型乳癌治療新趨勢。
鍾奇峰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乳癌與遺傳基因息息相關,不少媽媽確診後,會擔心是否要讓年幼子女提早檢測,但家族檢測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涉及心理與社會層面的考量,建議家屬與醫療團隊密切討論,並尋求遺傳諮詢門診的協助,獲得全面性的專業評估與情緒支持。
這次乳癌學習營焦點還有今年2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的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適用ER、PR陰性且HER2弱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張源清提醒病患了解自身HER2表現量,每人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方案時,應與醫師充分討論,綜合評估療效、風險與經濟可行性,做出最合適的安排。
黃俊升說,HER2乳癌惡性高,易復發轉移,科技持續進展,從傳統化療、標靶治療到ADC藥物,每個新藥的出現都為病患帶來曙光。新一代ADC兼具標靶與化療的特色,像是具有導航系統的飛彈,將藥物精準送達癌細胞,大幅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常見副作用為疲倦與血球下降等。
貝貝回憶,乳癌在她的家族裡不是第1次出現,媽媽與姊姊也都曾罹癌,看見媽媽為她擔憂,內心的不捨化為前進力量,成為她堅持抗癌重要動力。完成乳癌治療後,遭遇罕見免疫副作用「副腫瘤症候群」,免疫系統攻擊小腦,造成她語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難,治療挑戰更甚一般病友。
貝貝花了2年多的時間積極復健,努力恢復語言與行動能力,雖然仍有後遺症,她選擇走出去,安排旅行,如前往峇里島放鬆身心,重新找回生活的節奏與熱情。
她說,她想鼓勵其他病友,「這段時間撐過去之後,回頭看,妳會感謝當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舉辦乳癌學習營。活動中,不僅貝貝分享生命經歷,更邀請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鍾奇峰、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介紹各類型乳癌治療新趨勢。
鍾奇峰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乳癌與遺傳基因息息相關,不少媽媽確診後,會擔心是否要讓年幼子女提早檢測,但家族檢測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涉及心理與社會層面的考量,建議家屬與醫療團隊密切討論,並尋求遺傳諮詢門診的協助,獲得全面性的專業評估與情緒支持。
這次乳癌學習營焦點還有今年2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的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適用ER、PR陰性且HER2弱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張源清提醒病患了解自身HER2表現量,每人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方案時,應與醫師充分討論,綜合評估療效、風險與經濟可行性,做出最合適的安排。
黃俊升說,HER2乳癌惡性高,易復發轉移,科技持續進展,從傳統化療、標靶治療到ADC藥物,每個新藥的出現都為病患帶來曙光。新一代ADC兼具標靶與化療的特色,像是具有導航系統的飛彈,將藥物精準送達癌細胞,大幅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常見副作用為疲倦與血球下降等。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8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